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抗裂设计和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06 02:26

  本文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抗裂设计和评价 出处:《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体积混凝土 绝热温升 抗裂评价 抗裂安全度


【摘要】:城市的飞速发展让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中运用的越来越普遍,然而其存在的裂缝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大多采取设置后浇带、伸缩缝和“跳仓法”,必要时预埋冷却管的措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性能往往不够重视。在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方面,抗裂指标大多数是根据混凝土不同的用途提出来的,考虑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合理的抗裂评价指标、切实有效的抗裂评判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应用中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姑苏区科技支撑项目“抗裂、抗锈钢筋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设计“低温升、减收缩”的混凝土性能优化方案,运用王铁梦抗裂安全度的计算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开裂预测,指导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体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绝热温升和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矿物掺合料可降低早期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对后期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提升,双掺组效果好过单掺;矿物掺合料延缓了混凝土最高温升出现的时间,降低了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单掺40%粉煤灰对混凝土绝热温升值降幅最大达到了24.1%,复掺组对混凝土最早温升出现时间的延迟效果更好,更有利于降低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的风险。矿物掺合料加入混凝土后带来的问题是混凝土的收缩变大,对混凝土抗裂不利。选择UEA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解决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收缩大的弊端。聚丙烯纤维的抗裂增韧作用可提高早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UEA膨胀剂则通过收缩补偿,达到了提升抗裂性能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UEA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均能明显降低混凝土收缩率,掺聚丙烯纤维的两组实验组虽收缩效果好于掺UEA膨胀剂试验组,但前者对降低绝热温升并无贡献。综合考虑,配合比优选结果以双掺粉煤灰矿粉—UEA膨胀剂试验组最佳。将最佳配合比与基准配合比进行对比,运用平板约束开裂和圆环收缩开裂试验直观地评价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基准混凝土在平板约束试验中出现裂缝,单位面积上总裂缝面积29.92mm2/m2,抗裂等级为III级;最佳配合比试验组未出现开裂;圆环约束试验中,两组试验混凝土均未出现开裂,但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最佳配合比的混凝土收缩应变值降低了14.7%。研究成果应用于苏州某商住楼工程筏板基础,运用王铁梦抗裂安全度的概念进行筏板基础抗裂预测: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为1.54,混凝土不会开裂。从工程应用的结果来看,应用效果良好,混凝土没有出现开裂。实践证明:“低温升、减收缩”的混凝土性能优化思路是正确的,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预测准确有效;配合合理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开裂情况。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ncrete cracks , most of the crack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are different . In the aspect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crack resistance evaluation , most of the anti - crack evaluation methods are based on different uses of concrete . Therefore ,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sign and apply large volume concrete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concrete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concret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concrete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concrete .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75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文;魏王俊;王旭艳;朱宁;;混凝土碳化收缩及其机理分析[J];工程质量;2014年08期

2 张超;常晓林;刘杏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冷却水管埋设形式的优化[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年03期

3 胡炜;;大体积混凝土预埋冷却水管降温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06期

4 陈翠苹;高超;;聚丙烯纤维在杭州湾大桥海工混凝土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2年12期

5 周小菲;王强;阎培渝;;膨胀剂对粉煤灰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1年12期

6 何冬明;;混凝土抗裂性评价[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4期

7 李虹燕;丁铸;邢锋;陈波;;粉煤灰、矿渣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J];混凝土;2008年10期

8 王冲;蒲心诚;;超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温升及温差测试[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章毓;赵碧华;周双喜;刘美燕;;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年09期

10 聂强;陈磊;牛文阁;;不同掺和料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J];粉煤灰;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友均;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5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85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