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以徐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以徐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例 出处:《中国园林》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老工业基地 转型发展 生态园林城市 徐州
【摘要】:徐州市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生态环境曾遭受严重破坏。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健全保障体系、加强城市空间管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完善绿地系统布局、提升绿地综合功能,以及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手段,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实现了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并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估考核,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系统研究徐州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路径和经验,对中国同类城市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Abstract]:Xuzhou city is the famous old industrial base, is a resource exhausted city,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suffered serious damage.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 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city spa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t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erfect green system layout, promote green comprehensive func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ity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other means, the formation of a significant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industrial city, and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became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The system Research of Xuzhou city successfully created the path and experience of 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with a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Chinese the same city.
【作者单位】: 徐州市市政园林局;
【分类号】:TU986
【正文快照】: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1],中国共有老工业城市120个,分布在27个省(区、市)内。徐州是因煤而兴的95个地级城市之一,是著名的“百年煤城”,资源、能源开发强度大,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广,庞端华;关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2年03期
2 本刊记者;;建设部发出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18期
3 吴惠良;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J];江南论坛;2005年07期
4 田渊;;浅析太原市生态园林城市规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9期
5 陈卫元;赵御龙;杨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与思考——扬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J];艺术百家;2008年S2期
6 赵映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阳泉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7 王林;高向丽;郝建清;;解读生态园林城市[J];河北林业;2008年02期
8 徐丽梅;;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构想[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0期
9 张铁成;王虹霞;陈秀波;潘伟;;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现代化农业;2009年01期
10 陈云鹏;;以近自然园林理念建设东莞生态园林城市的探讨[J];现代园艺;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君辅;;创建滨海特色生态园林城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强健;;关于生态园林城市若干问题的思考[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3 王丽君;;《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在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实践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徐炜;李迎;;福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初探[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钱旭明;张老章;;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王富安;;论平顶山市如何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计燕;宋良红;;在生态园林城市中应用景观野花的几点设想[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刘占臣;李栋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吴畴炼;;建设最适合人居环境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设想[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10 王秀珍;马思凤;;济南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关绿化指标的分析[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万芳;我市确定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N];绍兴日报;2007年
2 骆尚木;绍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N];绍兴日报;2007年
3 骆尚木;绍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戴和生 余宽平;市府与相关部门签订创生态园林城市责任状[N];镇江日报;2009年
5 记者 赖继红;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N];南昌日报;2009年
6 记者姜兴民;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打造城市特色名片[N];铜川日报;2010年
7 胡德萍 周雪非 本报首席记者 吴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N];宜春日报;2010年
8 记者 马珉璐;我市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N];廊坊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吴刚;建成生态园林城市指日可待[N];重庆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马昭 实习生 杨春燕;用3年时间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N];西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雁南;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与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廊坊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王洁宁;生态园林城市解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张春蕾;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董宜明;包头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熊华萍;“生态园林城市”导向下福州市园林绿地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杜瑶;西北地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何剑民;郴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郝卫国;西安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路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孟献国;宿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徐恒;生态园林城市导向下西安市园林绿地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6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8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