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斜交框筒节点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斜交框筒节点试验研究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叉网格框架 钢管混凝土柱 相贯节点 静力试验 受力性能
【摘要】: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框筒的网格节点汇集了斜柱、环梁、径向梁等构件,其构造和应力分布较为复杂。为了改进该类节点的受力性能,针对工程实际,设计了核心区采用转换柱体与中央竖板相结合的节点构造形式,并以相贯的方式与斜柱连接。为研究此类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态,验证节点构造的合理性,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目标,进行了6个缩尺比为1∶5.5的柱倾斜45°的节点模型试验,在10 MN级自平衡钢结构加载架内,采用两个5 MN千斤顶对相贯节点的柱端施加轴向荷载。结果表明,节点设计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即使节点区混凝土浇筑不密实,节点的受力性能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节点的设计方法可行,构造合理。
[Abstract]:The grid joint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oblique grid tube are composed of oblique columns, annular beams, radial beams and so on, the structur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are more complex.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is kind of joints, aiming at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failure pattern of this kind of joints, the core region is constructed by the joint structure of the transfer cylinder and the central vertical plat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blique column in an intersecting manne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joint construction is verified. To achieve the design goal of "strong joints and weak members", six joint model tests with 1: 5.5 scale ratio of 1: 5.5 column tilting 45 掳are carried out in the 10 mn self-balancing steel structure loading frame. Two 5 MN jacks are used to impose axial loads on the column ends of the intersected jo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the joints conforms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trong joints and weak members", even if the concrete pouring in the joint area is not dense. The design method is feasible and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0引言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常规外框架结构相比,该结构体系具有更高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相对于正交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斜交网格结构的节点是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斜柱相贯节点处的外轮廓截面面积往往小于两根相贯的斜柱构件截面面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待发论文摘要 钢管混凝土中钢管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曲卫波,侯朝胜;钢管混凝土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2年03期
3 喻临新,薄凤丽;钢管混凝土脱空问题的技术对策[J];公路;2004年01期
4 倪训松,倪伟;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的研究[J];钢结构;2005年04期
5 王晓锋;郭长青;张喜娥;;钢管混凝土应用与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3期
6 许奇;;钢管混凝土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7 李俊华;王正中;王立青;;钢管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J];路基工程;2007年05期
8 陈联盟;;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和混凝土共同工作问题讨论[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1期
9 王焕林;;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性及其应用中的优缺点[J];江西化工;2008年04期
10 黄用军;尧国皇;宋宝东;彭肇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要彬;刘学辉;;钢管混凝土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王来永;陈宝春;孙潮;;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法比较[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尧国皇;黄用军;;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在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理论与设计关键问题的系列研究[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查晓雄;叶福相;陈艳;钟善桐;;超声波法在钢管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梅洋;吴斌;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斌;梅洋;张家广;赵俊贤;郝贵强;杜永山;;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及其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王宇;何广汉;杨永清;蒲黔辉;王炳灵;;钢管混凝土肋拱的横向稳定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9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10 钟善桐;;钢管混凝土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兆良,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高,,浙江广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楼大明;钢管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N];建筑时报;2012年
2 ;C100级混凝土技术成功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王玉银;优势互补 完善组合[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晖;考虑徐变的预应力约束混凝土承载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许开成;基于界面损伤的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熊锐;钢管混凝土界面状态试验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徐腾飞;钢管混凝土非线性稳定承载能力与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玉芬;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性能及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许成祥;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8 何珊瑚;三肢钢管混凝土弦杆—钢管腹杆桁架抗弯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丁发兴;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康希良;钢管混凝土组合力学性能及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冼嘉浩;基于整体结构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分叉柱—钢梁节点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宏伟;钢管混凝土边框连接装置及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武立伟;钢管混凝土边框与剪力墙结合面抗剪承载力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王剑阁;海洋平台摇摆柱体系摇摆柱构造研究及抗剪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永超;复式钢管混凝土轴压及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高爽;基于声发射的FRP钢管混凝土损伤过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苏晓春;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博;不同形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9 吴昊;约束比对钢管混凝土防屈曲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曹平;钢管混凝土密实性的非线性振动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9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