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1-07 00:42

  本文关键词: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 抗震性能 加固层数 搭接长度 配箍率 轴压比


【摘要】:为了研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抗震性能,对9根TRC加固RC方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加固层数、搭接长度、配箍率、轴压比对柱子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层数内,随着加固层数的增加,柱的开裂和屈服荷载无明显变化,而峰值荷载、位移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呈上升趋势;在满足锚固要求下,纤维编织网搭接长度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配箍率增加或轴压比减小,柱的延性系数和耗能能力有所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总之,TRC能有效约束RC柱核心区混凝土,降低试件塑性铰区的破坏高度,改善RC柱的破坏形态.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 (TRC) reinforced concrete (RC) columns in seismic behaviors, the low cyclic loading experiment of 9 TRC reinforced RC square columns, analysis of reinforcing layer, lap length, stirrup ratio, influence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olum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ertain number of insid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einforcement, column, cracking and yield load had no obvious change, while the peak load, displacement ductility,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is rising;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nchorage, lap length of fiber woven net influence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olumns is not obviou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irrup ratio an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decreases, the ductility coefficient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column is improved, the stiffness degradation rate decreased. In conclusion, TRC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ed RC columns of concrete core area, the decrease of the plastic hinge failure height, improve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RC column.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458)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559)
【分类号】:TU352.11;TU37
【正文快照】: 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concrete,TRC)加固RC结构的方法是一种新型加固技术.TRC是由纤维编织网和细粒混凝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抗裂效果好、承载能力高等优点[1-3],且TRC加固几乎不改变原构件的截面尺寸[4].在TRC的组成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屋抗震性能令人吃惊[J];世界竹藤通讯;2004年04期

2 海涛;;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思考[J];建筑;2006年19期

3 李晓明;杨伟;谢光辉;;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4 ;住房抗震性能成为百姓购房关注点[J];西部资源;2008年03期

5 张蕾;程卫红;张志军;;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探究[J];今日科苑;2010年12期

6 沈林;沈小璞;张伟林;刘运林;;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调查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地震科普家族新成员——建筑物抗震性能演示模型[J];城市与减灾;2011年01期

8 崔奇;;影响住宅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03期

9 林奕禧;邝春光;;珠海市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诊治有关问题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年Z3期

10 谢辛辛;;浅谈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吴建有;曹万林;魏文湘;郝春森;曲英华;;L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谢强;薛松涛;陈昒;姚谦峰;王清敏;;高层轻板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赵均;朱丹;陈向东;;结构参数沿高度方向突变对抗震性能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李斌;陈颖;;闽东地区联建房抗震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国庆;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常州凯悦中心12#楼抗震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王玉岚;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曹炳政;罗奇峰;;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董军;吉小萍;;两类新型隅撑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梁钰;孙伟;;施工质量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丁娟 蔡浩林;力助城建抗震性能普查[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冼云儿 谢宏栋;穗番禺区普查建设工程抗震性能[N];广东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庞磊成;我市将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潮州日报;2009年

5 王玉;输入门牌便知房子抗震性能[N];广东科技报;2013年

6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裴蕾;高楼绑“韧带”提抗震性能[N];首都建设报;2013年

7 ;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可小视[N];湖北日报;2000年

8 郭文渊;全面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湄洲日报;2008年

9 钱铮;日本 建筑定期做“体检”[N];人民日报;2008年

10 赵秀红;制定校舍抗震性能普查加固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东序;CFRP加固局部薄弱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俊;预制混凝土底层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6年

3 杜文学;外型钢砼框架—内置型钢框架钢筋砼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飞;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锋;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于敬海;新型轻质加气混凝土承重砌体抗震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参数敏感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范值慎;高地震烈度区超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廖术龙;配竹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钰;人工模拟酸雨环境下腐蚀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勇;多层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及破坏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子胜;冻融环境下RC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姣姣;宁夏生态移民住宅抗震性能及能源自维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白军刚;带梁式与斜柱式转换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D];长安大学;2015年

9 高洪宣;配筋暖砖混凝土组合墙抗震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欢欢;钢筋混凝土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0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90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