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范反应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
本文关键词:基于规范反应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 出处:《振动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动 全非平稳过程 演变功率谱 谱表示-随机函数 规范反应谱
【摘要】:在经典的两类演变功率谱模型基础上,建议了另两类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演变功率谱模型。为生成与规范反应谱一致的全非平稳地震动时程,将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分解为两个独立的随机过程,其一为已知演变功率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其二为修正的非平稳地震动过程。对于第一个随机过程,应用非平稳过程模拟的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即可生成代表性时程集合及其平均反应谱。对于第二个随机过程,其演变功率谱是由调制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组成,而功率谱密度函数则由第一个随机过程的平均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拟合误差计算得到。通过对第二个随机过程演变功率谱的修正,可使合成后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平均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拟合一致。最后,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cal two kinds of evolving power spectrum models, the other two kinds of evolutional power spectrum models for the whole non-stationary ground motion process are proposed,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gauge response spectrum for the generation of all non-stationary ground motion time history.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 of ground motion is decomposed into two independent stochastic processes, one is the fully non-stationary ground motion process with known evolving power spectrum, the other is the modified non-stationary ground motion process. By using the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imulation of non-stationary processes, the stochastic function method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representative time-history set and its average response spectrum. The evolving power spectrum is composed of modulation function an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is calculated by the fitting error between the average response spectrum and the gauge response spectrum of the first stochastic process, and the power spectrum of the second stochastic process is modified. The average response spectrum of the synthetic non-stationary ground motion proces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auge response spectrum.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82,50808113)
【分类号】:P315.9;TU311.3
【正文快照】: 引言在大型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一方面需要采用动力分析来考虑地震动时间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为研究结构地震反应中的耗能特性和破坏机理,也需要对结构物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全过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因此,合理地确定地震动输入,是保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合理性和可靠性的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章军;刘增辉;刘威;;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概率模型及反应谱拟合[J];振动与冲击;2017年02期
2 刘章军;王磊;但庆文;周宜红;田斌;;非平稳地震动的广义演变谱模型及在水工抗震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15年09期
3 刘章军;曾波;吴林强;;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4 刘章军;方兴;;平稳地震动过程的随机函数-谱表示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3年24期
5 孔凡;李杰;;非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估计的小波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6 王鼎;李杰;;工程地震动的物理随机函数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3期
7 胡聿贤,何训;考虑相位谱的人造地震动反应谱拟合[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6年02期
8 陈永祁,刘锡荟,龚思礼;拟合标准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J];建筑结构学报;198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章军;刘子心;;基于规范反应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J];振动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2 郝雨;冯加权;;基于方差一致的随机信号功率谱密度修正[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年07期
3 周继磊;杨迪雄;陈国海;;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功率谱特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7年01期
4 刘章军;刘增辉;刘威;;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概率模型及反应谱拟合[J];振动与冲击;2017年02期
5 陈胜;;一种多阻尼反应谱拟合的时域叠加方法[J];土工基础;2016年06期
6 唐艳丽;杨长卫;;剪切波作用下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反应的时频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年06期
7 王德才;华贝;叶献国;;匹配目标谱模拟地震动记录时频特征对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年06期
8 刘威;但庆文;刘章军;;基于建筑抗震规范的随机地震动时程生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9 王浩;徐梓栋;陶天友;程怀宇;;基于小波变换的苏通大桥非平稳抖振响应演变谱实测研究[J];工程力学;2016年09期
10 代洪慧;于洪禹;郑锦辉;;频率非平稳地震动对大坝非线性响应的影响[J];水力发电;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章军;王磊;但庆文;周宜红;田斌;;非平稳地震动的广义演变谱模型及在水工抗震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15年09期
2 刘章军;曾波;吴林强;;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3 刘章军;刘玲;;随机海浪过程模拟的随机函数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4年20期
4 孔凡;李杰;;基于S变换的非平稳随机过程演变功率谱密度估计[J];计算力学学报;2014年04期
5 刘章军;曾波;周宜红;田斌;;地震动过程的概率模型及在重力坝抗震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14年09期
6 刘章军;万勇;镇斌;;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正交展开-随机函数模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7 张郁山;赵凤新;;基于小波函数的地震动反应谱拟合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8 刘章军;方兴;;平稳地震动过程的随机函数-谱表示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3年24期
9 李杰;王鼎;;工程随机地震动物理模型的参数统计与检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10 孔凡;李杰;;非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估计的小波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李杰;考虑反应谱变异特性的人工合成地震波[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2 张晓志;于祥涛;张石磊;王伟;;插值与计算方法对高频反应谱计算精度的影响[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3期
3 孙锐;袁晓铭;;场地液化对反应谱影响评价[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4 刘锡荟,刘经纬,陈永祁;阻尼对反应谱影响的研究[J];地震研究;1982年01期
5 成小平,胡聿贤,吕红山;自动提取反应谱特征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4期
6 孙士军,陈国兴;地面转动分量的标准反应谱[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陈国兴,庄海洋;基于抛物线内插的反应谱计算公式及其精度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8 王岚,陈中林;反应谱的数值计算及其应用中的误差问题[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3年03期
9 王国新,陶夏新,姜海燕;反应谱特征参数的提取及其变化规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2期
10 张建霖;主次结构相互耦合下的楼层反应谱计算[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长青;沈建文;;整体逼近的反应谱拟合技术[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吕红山;;反应谱的多参数标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3 彭凌云;周锡元;李小军;;地震加速度时程移动阻尼窗傅里叶变换与反应谱[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4 鄢家全;许晏萍;;关于确定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现状及评述[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李琳;罗奇峰;;汶川地震地震动的扭转分量反应谱[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6 胡汛训;张燎军;华慧玲;;以规范反应谱为目标的人造地震动合成[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姜海鹏;杨庆山;;一种时频非平稳人造地震动的生成及反应谱拟合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林从谋;董凤金;;含液化层场地中微差爆破地震反应谱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刘志明;杜成斌;;空间变化的非平稳人工地震波反应谱拟合[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梁静;;反应谱对构造环境应力场的依赖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静;震动图预测的不确定性及其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泽世;俯冲带地区地震动横竖向反应谱比的衰减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林淋;竖向地震动特征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1395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39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