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压阻效应的若干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压阻效应的若干特性研究 出处:《硅酸盐通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烘干减少内部的含水量,测定材料失水前后相应的压阻效应,研究含水量变化对材料压阻效应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阻效应具有正、负两种表现形式,材料在含水量较高或者烘干至恒重状态时为正压阻效应,而在一定含水量状态时则表现为负压阻效应;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加载和卸载对应的△R/R_0-stress曲线不重合,材料的电阻变化率△R/R_0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不可逆性,压阻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压阻灵敏度不同,压阻灵敏度随着应力水平增大而降低,在较大的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压阻出现了"迟钝"现象。
[Abstract]:For nano-carbon black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 drying to reduce the internal water content,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piezoresistiv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loss of water,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change on the piezoresistiv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ezoresistive effect of nano-carbon black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 is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 it is positive pressure resistance when the water content is high or dried to constant weight. But when the water content is in a certain state, it shows negative pressure resistance effect.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curves of nano-carbon black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 do not coincid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 / R _ S _ 0 curves, and the resistance change rate R / R _ 0 of the materials is irreversibility under loading. The piezoresistive effect is nonlinear. Under different stress states, the piezoresistive sensitivity is different, and the piezoresistive sensitiv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level.
【作者单位】: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Z160201)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闽教[2016]23号) 广东省高等学校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04) 武夷学院青年博士学科团队(武夷综[2017]66号)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1引言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与健康状况监测是土木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直接采集与混凝土结构内部状态有关的物理参数,获知结构内部应力、缺陷、损伤状态,实现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自感应与自监测目的[1-3],是多功能混凝土与水泥基智能材料的重要研究目标。碳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波;张天壤;李峥;周淑芳;;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碳酸镁铝粉体粒度[J];无机盐工业;2012年05期
2 ;大连化物所纳米碳催化研究获重要突破[J];聚氯乙烯;2014年04期
3 潘海玲;李丽;刘江华;贾殿赠;;石油沥青基纳米碳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13年05期
4 杨合情,林殷茵,汪敏强,张良莹,姚熹;嵌有纳米碳颗粒凝胶玻璃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2期
5 段远富;高四;张伟;黄锐;;纳米碳孔金属化直接电镀技术[J];装备环境工程;2013年01期
6 刘阳,曾令可,尹虹,胡晓力;微波合成纳米碳化钛粉体的机理探讨[J];中国陶瓷;2005年04期
7 张波,李建保,孙晶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化硅粉的几种影响因素[J];炭素技术;2000年04期
8 王岩松;王文全;袁洲;张立功;徐世峰;;热固化剂浓度对SiCN陶瓷压阻效应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9 张玉珍;半导体BaTiO_3陶瓷的压阻效应[J];江苏陶瓷;1998年03期
10 宋晓军;;一种低温催化裂解甲烷制备氢气与纳米碳的方法[J];齐鲁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巍;安胜利;;纳米碳催化剂对铝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钱海生;岳军;彭必先;陈丽娟;;简单的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黄剑锋;吴驰飞;;纳米炭黑的组装行为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原腊苗;用高科技开辟化肥全新领域[N];长治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黄敬华 熊晶晶;襄樊东一公司纳米碳液通过鉴定[N];科技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闫婷婷;晟龙公司碳光玻璃引领行业发展潮流[N];长治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军章;纳米碳酸盐的制备及其化学反应行为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锐;电石废渣制备碳酸钙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瑛;纳米碳材料改性斯蒂芬酸铅的热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景波;纳米碳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郭文s,
本文编号:140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0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