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荷载下带竖向阻尼器自复位墙滞回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往复荷载下带竖向阻尼器自复位墙滞回性能分析 出处:《工程力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结构 自复位墙 拟静力方法 竖向阻尼器 滞回性能
【摘要】:针对一种新型带竖向阻尼器自复位墙(VD-SCW)的受力特征,该文建立可用于VD-SCW滞回性能的等效纤维模型,并利用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等效纤维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与已有自复位墙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纤维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阻尼器屈服力、阻尼器刚度和预应力筋张力控制应力等关键参数对VD-SCW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器屈服力的增加会提高墙体启动力和耗能能力,但同时会使墙体卸载时的残余变形增大;过小的阻尼器刚度会明显降低墙体耗能能力,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墙体耗能影响不明显;预应力筋张力控制应力的增加会提高墙体的启动力,但会导致预应力筋过早屈服,从而降低墙体的摇摆能力,但对其耗能能力影响较小。
[Abstract]:Based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ype of VD-SCW with vertical damper, an equivalent fiber model for hysteretic performance of VD-SCW is established. The equivalent fiber model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Perform-3D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fiber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the existing self-reset wall test data. The effects of the key parameters such as the yield force of the damper, the stiffness of the damper and the tension control stress of the prestressed tendons on the hysteretic performance of VD-SCW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 yield force of the dampers will increase the start-up force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wall,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the wall will increase when the wall is unloaded. Too small damper stiffness will obviously reduce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wall, but when increas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impact on the wall energy consumption is not obvious. The increase of tension control stress of prestressed tendons will increase the start-up force of the wall, but will lead to premature yield of the prestressed tendons, thus reducing the rocking ability of the wall,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wall.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0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205003203)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LX15_0033)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BSBE2014-05)
【分类号】:TU352.1
【正文快照】: 随着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如何在地震发生后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恢复功能引起了国际地震工程界的广泛关注[1],自复位结构也成为了近年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类型包括:自复位支撑框架[2]、自复位框架节点[3]和自复位墙[4]等。其中,自复位墙(Self-centering wall,SCW)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亮;张京伟;;新型阻尼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1年12期
2 R. I. Skinner;史金纳;R. G. Tjler;戴勒;A. J. Heine;海尼;W. H. Robinson;罗宾逊;严竹平;;用于结构抗震的滞忯阻尼器[J];工程抗震;1980年03期
3 Thomas Szirtes;曹元彪;;正确选用阻尼器[J];矿山机械;1990年03期
4 张冶;;机械式压力阻尼器的类型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1993年06期
5 王飞跃,聂玉光,金兆熊;离心机下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10期
6 刘晖,唐家祥;主动调频阻尼器的参数优化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0年03期
7 段权,徐晖;旋转式硅油阻尼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8 杨智春,李斌;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9 黄震宇,陈大跃,谢国权,朱成刚,赵春宇;电流变阻尼器的频率自适应减振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国华,李爱群,程文p<;结构控震设计中流体阻尼器的指数选择与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建筑;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玲凌;杨智春;孙浩;温金鹏;;一种新型非线性阻尼器的设计及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贾九红;黄修长;杜俭业;汪玉;华宏星;;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贾九红;黄修长;杜俭业;汪玉;华宏星;;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维凝;苏亮;闫维明;;大行程铅剪切阻尼器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闫维明;苏亮;彭凌云;王维凝;;铅阻尼器的研究与应用概况[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海俊;王石城;孙利民;张文生;;考虑阻尼器刚度影响的张力梁复特征值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王湛;李江刚;潘建荣;;装有金属阻尼器的钢结构有限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晓斌;陈五星;胡军华;周勇;;蓄能式阻尼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9 杨光;陈塑寰;杨志军;;电流变阻尼器在结构中的最优位置[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肖应廷;廖瑛;;粘性阻尼器对减小展开式太阳翼锁定冲击力矩的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程超 李虹 王占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首装”风阻尼器[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王桂兰 席斯;安装阻尼器为建筑增加一份抗震保险[N];中国建材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席斯;安装阻尼器 为豪宅加一份保险[N];财经时报;2003年
4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庄超;“天核”参与核电国产[N];苏州日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任荃;“弹簧”以柔克刚 校舍岿然不倒[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华;Nano-MR阻尼器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2 武s,
本文编号:1421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2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