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关键词:加筋土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综述 出处:《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加筋土结构优越的抗震性能已在众多历史震害中得到证明,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列车的提速以及加筋土结构应用领域的拓宽,对加筋土结构在地震和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已有加筋土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加筋土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并认为考虑复杂动荷载作用、地震-降雨耦合作用及筋材蠕变条件下的加筋土结构变形及破坏机理研究将成为本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Abstract]:Superior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earth structure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many historical building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oad grade, broaden the train speed and the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 applic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quake and traffic under cyclic loading of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from the experimental study,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einforced soil in three aspec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einforced earth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hat the complex dynamic load, the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 and rainfall creep of reinforcement seismic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esearch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s fiel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2221,4100133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72120033)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12K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湖北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700-3-42)
【分类号】:TU435
【正文快照】: 0引言加筋土(GRS,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自法国工程师Henri.Vidal[1]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利、铁路、城建、公路和港口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在土中埋设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格室等加筋体,不仅改善了土体强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文 ,王龙生 ,王为民;局部修改结构动力特性的分析方法[J];宇航学报;1984年02期
2 杨明,杨jZ;结构动力特性修改的矩阵摄动方法[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87年01期
3 左世臣;;沉箱式海洋平台的结构动力特性计算[J];中国海洋平台;1989年04期
4 杨波;结构动力特性测定方法的改进[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余利华;张开银;薛光桥;张兵兵;;结构动力特性应用的有关问题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王文胜;徐胜利;程耿东;;基于简化模型的结构动力特性优化[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7 汪时奇;;某些规则结构动力特性的外推法[J];振动与冲击;1989年03期
8 熊建国;;基础提离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1988年03期
9 李黎,邬传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动点脉动测试[J];实验力学;1998年02期
10 王山山;杨振宇;;基础激励测试结构动力特性精度研究[J];实验力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详;;共振法实测结构动力特性中采用不同激振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2 徐家云;李桂青;吴学军;潘可荣;;主动控制力与结构物之间距离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3 王文胜;徐胜利;;基于简化模型的结构动力特性优化[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永涛;秦冬祺;乔天民;;双跨六齿锥壳顶厂房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效应分析[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5 陈安远;杨国平;宋一乐;孟吉复;卢永友;;高层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6 洪苑栋;孙树立;陈璞;;人群对轻型结构动力特性影响的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陈伯望;黄兰芝;;剪切型结构动力特性求解的扫描搜索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8 曹资;罗·凯特;贾子和;陶世诚;;索/桁(梁)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9 曹资;罗·凯特;贾子和;陶世诚;;索—桁(梁)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试验研究[A];空间结构论文选集(二)[C];1997年
10 钱岳红;唐德高;宋志文;姜鹏飞;曲霞;;脉冲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动力特性及钢板抗层裂性能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克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N];中国文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敬伟;基于双足步行模型的人体—结构相互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田英;复杂结构动力特性及其施工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耀;掉层结构动力特性及整体抗倾覆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从晶;全船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6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2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