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规划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规划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出处:《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文化传承
【摘要】: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方法,并以苏州市光福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思路。
[Abstract]:How to inherit the histori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it is also the policy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Urban work Conference" in 2016.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al value of many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s is being destroyed.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lanning. Tak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s the main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firstly, the inevitable logic of cultural planning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The basic theory of cultural planning is discussed, and then it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cont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lanning,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system. The method of cultural resource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lanning frame, and taking Guangfu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mous town of Suzhou as a case, are carried on practice and summary of planning method, and explore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though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mous town guided by culture.
【作者单位】: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0引言2016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将文化作为了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强调“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这一政策导向充分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少丁;;江西省继续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工作[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05期
2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仪式[J];小城镇建设;2005年12期
3 本刊记者;;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出台[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05期
4 董艳芳;杜白操;薛玉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与保护[J];建筑学报;2006年05期
5 岳晋;;山西省新增41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23期
6 鲁宜昕;;中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的了解和看法的调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9年10期
7 ;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达到350个[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12期
8 ;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2期
9 周旭;何兆阳;金熙;王燕;王峰;;基于地域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胡力骏;邵甬;;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特点——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J];新建筑;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弘涛;曾明颖;;四川历史文化名镇郭江解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魏伟;王心;;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的行与思——由周老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引发的思考[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易桂秀;;瑶里历史文化名镇遗产资源分类与价值评价[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梦姣;董卫;;台湾社区营造对祖国大陆历史文化名镇更新的启示——以桃园县大溪老街更新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5 张小萍;;闽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问题研究[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6 张弓;胡平平;霍晓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保护体系的建构研究——以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熙通;;浅谈双洋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内涵[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8 张捷;赵勇;许振晓;;景观表象导向型古镇遗产保护与可持续规划理论初步研究——以建设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草案)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溪;李国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初探——以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蒋雄;田野;苏凤;;基于文化记忆再现的古镇街区风貌保护探析——以岳阳聂市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素英;我省又一批村镇荣获国家及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玉华 文技军;四川公布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王勇;崖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揭牌[N];海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黎明 实习生 陈诺;恩阳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N];巴中日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张平连;3镇1村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N];湖北日报;2009年
6 记者 栗波;铜川陈炉古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N];陕西日报;2009年
7 记者 孙云合 通讯员 向义朋;泸溪全力打造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浦市[N];团结报;2009年
8 记者 毕树文;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开始申报[N];发展导报;2009年
9 孟苗;我省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撑起保护伞[N];山西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唐茜;让历史文化名镇多姿多彩[N];重庆政协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渝;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吴斐;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文态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吴怡杉;历史文化名镇开发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顾罡;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汪子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孟梦;历史文化名镇入口服务区规划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李梅;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8 王书琦;基于旅游资源核心价值要素保护的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总体规划路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雁;桓台县新城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马先勇;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2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3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