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子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 自恢复耗能支撑 铰接 刚接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滞回曲线吻合较好,自恢复耗能支撑具有稳定的旗形滞回特性、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对自恢复耗能支撑分别通过刚接和铰接与结构组成的支撑子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铰接支撑子结构具有更好延性、更稳定旗形滞回性能、更高承载力,对自身残余变形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刚接支撑受力性能受连接板传递弯矩影响较大,铰接支撑耗能能力是刚接支撑的1.4~2.3倍,对结构的耗能贡献比刚接支撑提高了34%~40%,铰接支撑最大残余变形为刚接支撑的25.5%,基本消除了残余变形。
[Abstract]:The spring since the restoration of energy dissipation are analyzed, the low cyclic loading test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hysteretic curves agree well with self recovery energy dissipation flag lag stable return characteristics, goo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nd reduction ability. For self recovery energy dissipation respectively by sub structure rigid support and hinged with the structure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numerical hinged support sub structure has better ductility, more stable flaglike hysteretic performance, higher bearing capacity, deformation control has better ability of its residual; rigid braced by connecting plate moment transfer influence, hinged suppor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is 1.4~2.3 times of rigid support,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rigid support than improved 34%~40%, the maximum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hinged support as rigid support 25.5%, basically eliminate 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701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22806,51578058)
【分类号】:TU352.11
【正文快照】: 0引言地震作用使结构产生过大的残余变形,严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自恢复结构能够减小或者消除结构的残余变形,可以实现结构快速恢复的目标[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摇摆墙[2-3]、可替换结构构件[4-5]、自复位结构[6-8]等功能可恢复结构进行了研究,如:Roke等[9]研究了基底摇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克勤;;非协调动态子结构综合法[J];振动与冲击;1989年03期
2 肖建庄,黄珏,李杰,张建荣;两层半子结构框架试验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3 吴军;张洵安;奚家米;;巨型—子结构控制体系抗震特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3期
4 何斌;孙千伟;唐伟平;;子结构在大型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5 侯吉林;欧进萍;;基于局部时间序列的约束子结构修正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6 侯吉林;欧进萍;;基于局部模态的约束子结构模型修正法[J];力学学报;2009年05期
7 侯吉林;欧进萍;;基于局部脉冲响应的约束子结构修正法[J];工程力学;2009年11期
8 杨秋伟;刘济科;李翠红;;基于局部静力测试的约束子结构修正法[J];振动与冲击;2012年09期
9 邓利霞;吴斌;杨现东;;动力实时子结构试验中心差分法的稳定性[J];中国测试;2012年03期
10 贾杰;李静辉;李保磊;;基于子结构的非线性滞变体系的滑模分散主动控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学前;;含“刚性”子结构系统的有限元建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冯帆;王强;刘丹;王迪;;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的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3 陈再现;王焕定;王凤来;;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4 李妍;吴斌;欧进萍;;防屈曲支撑的实时能量守恒子结构试验[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白建方;楼梦麟;;基于动力子结构的并行有限元理论及其在复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面的应用[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许国山;郝伟;陈永盛;吴斌;;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和OpenFresco的混合试验[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7 郭力;;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瞿伟廉;;高耸钢结构风致累积疲劳破坏计算理论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祥秀;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妍;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及子结构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陈再现;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坤;不完备测点结构损伤与荷载的同步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文江;基于反弯点的子结构试验方法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黄俊旗;含减振子结构的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减震分析和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凯洋;钢框架混合试验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代长顺;预压碟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及支撑子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王超;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模型修正法[D];湖南大学;2016年
6 王鹏;自复位索柱体系与子结构混合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7 杨凯博;TLD减振控制结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冯帆;基于有限元软件的子结构试验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陈庞;非线性计算子结构混合模拟方法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王瑾;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2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4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