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微波加热路径对硬岩破碎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03:15

  本文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微波辅助破岩 加热路径 硬岩 热应力 强度折减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同的微波加热方式会对岩石产生不同的加热效果,功率和时间是影响破岩效果的2个重要参数。对立方体和标准圆柱形玄武岩试样进行了3种加热路径下的微波辐射试验,并对辐射前后的试样进行P波波速和单轴压缩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当试样内产生的热应力先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试样就会崩开破坏;当试样温度先达到岩石熔点时,试样以熔化为主。采用高功率微波连续加热岩石,试样在较短时间、较低温度就发生崩开破坏,试样在崩开前波速和单轴压缩强度发生了显著降低,且功率越高,试样崩开的时间越短,波速和强度折减的越快。因此,采用高功率微波连续辐射岩石,借助于其产生的热应力使岩石崩开破碎的特点,可显著降低岩石破碎时的能量消耗,这对于微波单独应用于开采中的破碎工艺及辅助机械破岩掘进等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Different microwave heating methods will produce different heating effects on rock. Power and time are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rock breaking effect. Microwave radiation experiments on cubic and standard cylindrical basalt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ree heating paths. The P-wave velocities an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radiation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hermal stress generated in the sample exceeds the strength limit of the rock first, the specimen will collapse. When the sample temperature first reaches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rock, the sample is mainly melted. When the rock is continuously heated by high power microwave, the specimen collapses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and at a lower temperature. The wave velocities an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s before the breakup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the higher the power, the shorter the time of breakup and the faster the reduction of the wave velocity and strength. Therefore, the rock was continuously irradiated by high power microwave.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rmal stres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ock breakag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icrowave alone applied in crushing process and auxiliary mechanical rock breaking driving.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061)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6YFC0801605)~~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 引言 岩石破碎学是采矿工程的基础科学,从岩体中破碎出岩块是采矿作业中经常遇到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过程[1]。从广义上讲,所谓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便是破碎岩石和维护岩体的稳定性在空间上的布局和时间上的顺序。在采矿生产中破碎岩石和防止岩石破碎这一根本矛盾的不断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运祥;吴恒滨;程龙飞;周廷强;;船梁子不稳定斜坡的非线性强度折减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8期

2 姜立新;;基于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3 李翠华;姜清辉;周创兵;;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的单元阶次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11期

4 宋琨;晏鄂川;毛伟;张婷婷;;广义Hoek-Brown准则中强度折减系数的确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5 王成华;高文梅;;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成层土坡的适用性[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杨林青;王忠涛;李家钢;刘乐军;胡光海;;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的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7 段庆伟;王玉杰;;试论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变形参数折减的必要性和相应判据[J];水利学报;2008年11期

8 刘海峰;吕恩;;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10年03期

9 陈金锋;宋二祥;徐明;;山区顺坡填筑边坡稳定的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2年01期

10 江辉;朱f^;;以性能指标为控制变量的强度折减因子[J];铁道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子振;言志信;段建;;边坡稳定强度折减原理与流变机理耦合分析[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文杰;卢康明;张孟喜;;加筋边坡稳定分析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陈书生;;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边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君;黄盛铨;孔宪京;;强度折减DDA方法及其在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刘开富;谢新宇;张继发;朱向荣;;基于强度折减的土质边坡破坏及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年廷凯;栾茂田;王栋;崔春义;;基于ABAQUS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肖锐铧;王思敬;贺小黑;张晓平;饶枭宇;罗斌;;非均质边坡多级稳定性分析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8 年廷凯;万少石;栾茂田;刘成;;交通荷载下涉水路堤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悦;基于有限元强度双折减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高文梅;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性的合理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万少石;涉水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关立军;基于强度折减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买合木提·巴拉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二塘沟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黄盛铨;强度折减DDA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林兴超;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吴丽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有关问题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9 吴明;填方土体性状研究及稳定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宁;水池及其坡体的数值模拟与安全性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2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42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