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青年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以北京706青年空间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22 18:17
本文关键词: 场景理论 后工业城市 青年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转型 创意 出处:《东岳论丛》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场景理论"是由美国新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对后工业城市进行研究的学术范式。该范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后工业城市中的生活娱乐设施与相关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测评,能够较为有效地揭示符合后福特主义理念的社会空间、生活方式以及深层价值观念究竟是如何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并进而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升级的。场景理论不仅适用于大面积的复合性的区域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小规模的社区性的空间阐释。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以北京706青年空间为样本,能够对我国城市青年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路径与意义做出梳理和展望。
[Abstract]:"scene Theory" is an academic paradigm for the study of post-industrial cities proposed by the New Chicago Schoo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radigm lies in:. Through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life and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and related cultural practice to evaluate. It can effectively reveal how the social space, lifestyle and deep value concept of post-Fordism can promote the value of urban land, and the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upgraded. Scene theory is not only applicable to large area complex regional analysis, but also to small-scale community spatial interpretation. From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ake Beijing 706 youth space as a sample. It can sort out and prospect the path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youth's public cultural space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基金】: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2016年委托课题“青年公共文化空间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706青年空间为例”(ICS-2016-C-0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TU984.14
【正文快照】: (1)本节有关场景理论和城市发展动力理论的概述主要参考自:吴军,[美]特里·N·克拉克等著:《文化动力——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美]特里·N·克拉克:《场景理论的概念与分析:多国研究对中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同时参见Daniel Aaro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茵;袁红宇;;个性化的青年住宅模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20期
2 周源;;城市青年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3期
3 陈红;谢珂;;个性化的居住空间——小议城市青年住宅SOLO[J];中外建筑;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闫倩;当代城市青年婚房视觉空间的审美特征[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黄晨;中国城市青年旅舍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魏彤彤;以中小户型为主流的城市青年住宅的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钟平平;城市青年廉租公寓居住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侯静;城市青年住宅[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6 杨磊;城市青年住宅——小户型住宅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黄开茹;城市青年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5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