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螺栓连接节点强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 落叶松胶合木 销槽承压强度 螺栓连接 节点承载性能 影响因素 Foschi 公式 出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木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现代木结构使用的传统木连接件逐渐减少,更多的使用金属连接件。规格化、标准化的金属构件经过工厂集中生产,作为辅助结构穿插于木结构之中,并被广泛运用到螺栓连接的节点设计中。本文基于螺栓连接的基本理论,对落叶松胶合木销槽承压强度和螺栓连接节点的承载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考察试件顺、横纹理方向的销槽承压情况,分析钢销直径、测试方式等对销槽承压强度产生的影响,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销槽承压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同时分析螺栓直径、构件厚径比及主侧材厚度比对螺栓连接节点承载性能产生的影响,并基于Foschi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顺纹理方向承压的销槽屈服强度远大于横纹理方向,且屈服荷载增加0.5~0.9倍;钢销直径是销槽承压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试验方法对销槽承压强度基本没有影响。(2)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销槽承压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得知:销槽承压过程中,Von mises应力主要分布在销槽的下端和两侧,当承压荷载增加至销槽屈服荷载时,销槽的下端和两侧部分会最先发生破坏。(3)落叶松胶合木螺栓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按重要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依次为:主侧材厚度比(c/a)、构件厚径比(c/d)及螺栓直径。(4)基于Foschi公式的分析得知:该公式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拟合曲线基本处于试验曲线之间,拟合效果比较理想,且所有实验组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0.8。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wooden structure design, the use of modern wood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wooden joints gradually reduced, the use of more metal connectors. Standardized metal component standardization through the factory production, as an auxiliary structure with wooden structure, and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bolt connection node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theory of bolt a connection based on larch wood dowel bearing strength of bolted connections and the bearing propertie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study the specimen along the dowel bearing, cross texture, analysis of steel pin diameter, impact test method of dowel bearing strength, and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dowel bearing failur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bolt diameter, thickness of joint bearing component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and produce the main side material thickness ratio of bolt connection, and based on the Foschi formula to tr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clockwise pin groove texture direction bearing yield strength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horizontal texture direction, and the yield load increased 0.5~0.9 times; steel pin diame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dowel bearing strength, test method of dowel bearing strength has no effect. (2) process on the dowel bearing failure simulation that based on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dowel bearing process, Von Mises stres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end of the pin groove on both sides and, when the load increased to pin slot yield load, the lower end of the pin groove and the two side part will be damaged first (3) factors. Influence of joint bearing performance of larch plywood bolted sort by importance since was as follows: the main side thickness ratio (c/a), the component ratio of thickness to diameter (c/d)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bolt. (4) analysis that based on Foschi formula. The formula is very good The fitting curve is basically between the test curves, the fitting effect is ideal, and the determining coefficient of the fitting curve of all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is R2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6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保龙;吴刚;纪卫尚;;纤维增强材料绑扎胶结复合连接节点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J];工业建筑;2013年06期
2 王新武,管克俭,刘云飞;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2年02期
3 李莉华;南东亚;;钢结构连接节点自动匹配与生成专家系统[J];钢结构;2007年02期
4 李启才;何若全;顾强;申林;;交错桁架体系中桁架与柱的连接节点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8年04期
5 于荣俊;彭宣茂;彭新宣;;局部夹层与门式主刚架连接节点选型分析[J];建筑科学;2012年01期
6 胡威;路军;李勇;;钢结构梁与梁的拼接连接节点设计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年12期
7 张亦静;高层抗震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性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1期
8 江春风;;钢框架连接节点的改进型设计[J];安徽冶金;2009年03期
9 姜学诗;;钢结构房屋中框架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的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01期
10 赵敦实;;螺栓连接节点的探讨[J];辽宁建材;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建;王元清;张勇;;不锈钢连接节点及其工程应用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爱红;陈宏;;高层钢框架栓焊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南东亚;;钢结构连接节点自动匹配与生成系统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邢丽;董石麟;许钧陶;;抗弯连接节点加强方式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士奇;刘祥斌;;栓焊混合刚性连接节点设计方法探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梅俊;杜新喜;闫兆欢;程晓燕;;基于AutoCAD的钢框架节点设计程序开发[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沈松;曹万林;王立长;张建伟;;幕墙柱与大型平台连接节点工作性能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8 杨鸿;马臣杰;钟晓俊;郑竹;张良平;;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悬挑桁架与核心筒连接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强旭红;罗永峰;何佳琴;张立华;;火灾作用后钢结构栓焊连接节点若干性能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成丽媛;于海峰;宋根由;;关于“威海之门”上部结构的设计探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亚杰;空间网格结构中钢管—焊接空心球连接节点疲劳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霞镇;重组竹螺栓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超;基于组件法的空间端板连接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小武;装配式交错桁架体系桁架与柱连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翁庆莲;钢框架梁柱T型钢连接节点的本构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蒋立峰;新型装配式RC框架柱—柱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冰琳;旋切板胶合木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曹宇龙;国家金融信息大厦高位转换层及关键节点承载性能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7 吴科夫;木框架新型节点形式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4年
8 段鹏程;钢筋混凝土梁—墙平面内偏心连接节点的受力机理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张刚;落叶松胶合木梁柱高强度金属件连接节点的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10 冯立;现代竹木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8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5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