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装配式零初始索力摩擦耗能复位支撑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8 22:51

  本文关键词: 零初始索力 复位功能 预应力损失 刚度退化 黄铜-槽孔钢摩擦板耗能器 出处:《工程力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了一种装配式零初始索力摩擦耗能复位支撑(FZFRB),该支撑具有简单的构造形式,既能在震后为结构提供回复力,又能避免索体预应力损失。设计了两个试件,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撑采用的两组初始索力为零的镀锌钢丝绳索体交替受力、传力杆带动黄铜-槽孔钢摩擦板耗能器耗能的构造形式切实可行;该支撑在受力过程中无刚度退化现象,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规律稳定;数值模拟与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吻合较好;当支撑复位停止后,放松黄铜-槽孔钢摩擦板耗能器中高强应变螺栓,使支撑继续复位至位移零点时的残余荷载仅为-0.12 k N,说明支撑具有很好的复位功能。
[Abstract]:A prefabricated FZFRBB brace with zero initial cable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is presented. The support has a simple structural form, which can provide the recovery force for the structure after the earthquake. Two specimens are designed to avoid the loss of prestressed cable bod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seudo-static test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w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groups of galvanized steel wire rope body with zero initial cable force were used in the support. The structural form of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friction plate friction plate driven by the force transfer rod is feasible; There is no stiffness degradation, hysteretic curve is fu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law is stab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hysteretic curve. When the support reset stops, the high strength strain bolt in the brass-slot steel friction plate dissipator is relaxed, so that the residual load of the brass-slot steel friction plate is only -0.12 KN when the brace continues to reset to 00:00 displacement. It shows that the support has a very good reset fun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高层和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5127800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1002)
【分类号】:TU317
【正文快照】: 具有复位功能支撑是一种既能在震后为结构提供复位能力又能在震中耗散地震能量的新型支撑形式。目前具有复位功能支撑研究主要以自复位支撑为主,按耗能方式主要分为两种:1)自复位附设耗能器支撑,通过附设耗能器耗能。2)自复位防屈曲支撑,主要通过软钢耗能。这两类支撑都是在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康;摩擦板支撑在补强工程中的应用[J];煤矿设计;1990年09期

2 杨波;汤统壁;;摩擦耗能器在新建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年04期

3 王涛;邓雪松;周云;;不同构造参数对圆环耗能器性能的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4 周云,刘季;圆环耗能器的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1996年04期

5 吴斌,欧进萍;软钢屈服耗能器的疲劳性能和设计准则[J];世界地震工程;1996年04期

6 周云,邓雪松;影响摩擦耗能器性能的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1999年06期

7 欧进萍,关新春,吴斌,隋丽丽;智能型压电-摩擦耗能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1期

8 吕西林,周强;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体系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9 卢智成,曹万林;内藏X形软钢板铅复合耗能器的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10 王铁英,王艳武,王焕定,张永山;钢铅组合耗能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哲;闫欢欢;王强;;新型钢板耗能器的耗能性能分析及其低周疲劳研究[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2 安立刚;王强;姜杰;;金属耗能器的研究进展综述[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3 卢智成;曹万林;黄选明;;新型灌铅钢管束复合耗能器的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永山;颜学渊;王焕定;辛亚军;;使用低屈服极限钢铅组合耗能器的基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5 李振宝;王文娟;王磊;;钢筋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葛家琪;张国军;王树;张爱林;;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预应力损失对结构体系影响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薛晓荣;;卵形消化池无粘结预应力损失的合理取值[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振宝;熊威;闫维波;王文娟;;钢管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国军;葛家琪;张爱林;王树;;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索撑节点预应力损失分析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宋正峰;林松涛;张际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预应力损失监测中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馨圆;巨型框架采用干摩擦板-弹簧系统隔震效果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立敏;新型钢管耗能器性能分析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李文海;关于钢板—橡胶摩擦耗能器产品的改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蕾;两端加强式三重方钢管耗能器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陈丽婷;两端加强式三重圆钢管耗能器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何俊宏;钢板—橡胶摩擦阻尼器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7 杜德月;剪切屈服板耗能器在钢框架中的减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心洁;隔板式钢铅组合耗能器的耗能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9 李冬;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监测与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邰爽;冻融循环作用下预应力筋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1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71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