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庆和深圳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 城市蔓延 空间增长 紧凑度 均衡度 北京市 重庆市 深圳市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和均衡度的概念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绩效模型,遴选北京、重庆和深圳3个城市等级和地形迥异的大城市,分析其在2012—2016年的空间增长绩效。结果表明:北京的城乡区域逐渐融成一体,深圳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的格局,而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则相对紧凑。在此期间,北京的城市蔓延状况最严重,深圳的城市蔓延速度最快,而重庆则在社区级服务中心的配置上改善明显。空间增长绩效上,市区级紧凑度重庆最高,北京最低;社区级紧凑度深圳最高,北京最低;市区级均衡度北京最低,社区级均衡度重庆最低。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mpact and equilibrium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performance model of urban spatial growth, and selects three big citi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and landforms of Beijing, Chongqing and Shenzh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Beijing gradually melt into one, and the urban spatial form of Shenzhen evolves into a multi-center cluster pattern. Chongqing's urban space form is relatively compact. During this period, Beijing's urban sprawl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Shenzhen's urban sprawl is the fastest. On the other hand, Chongqing has improved obviously in the colloca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s. In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growth, Chongqing has the highest compactness in urban area and the lowest in Beijing; The compactness of community level is highest in Shenzhen and lowest in Beijing. Beijing has the lowest degree of balance at the urban level and Chongqing the lowest at the community level.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0,51408023)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0引言 国外对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是与城市蔓延的背景紧密相连的,主要集中在7个领域:(1)城市蔓延的测度。R.Ewing从低密度、分散化、商业沿轴开发和蛙跳式增长4个方面描述城市蔓延程度[1]。G.Galster等则从人口密度、集聚度、核心度、中心度、接近程度、连通性、集中性、土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云帆;蜀墟商木源头远——成都城市空间历史模式初探[J];四川建筑;2000年04期
2 孙施文;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关于上海城市建筑的断想[J];时代建筑;2000年01期
3 赵明;榕树下的城市空间——析温州城市空间设计中的生态性、地域性和行为支持[J];建筑科学;2003年06期
4 万婷;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3期
5 周茂丽;试论城市空间美[J];艺术研究;2005年02期
6 张天新;从东京的车站看城市空间的"虚"与"实"[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3期
7 朱郁郁,孙娟,崔功豪;城市空间重组规律探索[J];规划师;2005年04期
8 亦文;;珠海编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9期
9 刘欢;;小城镇城市空间的演变趋势及发展策略[J];山西建筑;2006年11期
10 邓奕;吉田友彦;金锦顺;;从韩国首都的称谓看城市空间的演变[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世键;张京祥;;基于动态模型的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金莲;朱忠东;龚迪嘉;;长沙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时匡;;城市空间的塑造[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董力三;;城市空间的新研究领域:城市文化空间——以长沙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碧;林涛;;城市空间成长与演化的机制研究——以上海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金莲;朱忠东;龚迪嘉;;长沙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黎斌;;尺度调整背景下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原因、机制、后果与规划引导——以南方F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学彬;;空间风险:社会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永坚;;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与网络GIS技术探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王代容;曾奕东;廖飞雄;;华南城市空间绿化的应用与发展[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第八设计所8-A-2室主任 刘淼;刘淼:承接城市空间的延续[N];中华建筑报;2012年
2 王瑾瑾;城市空间与心灵建构的有机关联[N];学习时报;2012年
3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杨晓星 通讯员 张姝;市政协昨视察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N];青岛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曦;城市空间中的基因遗传与创新[N];中华建筑报;2013年
5 王洁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博士;关于“淮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几点体会[N];淮南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董馨 通讯员 刘淑燕;把更多城市空间还给市民[N];长春日报;2010年
7 全国政协常委 冯骥才;让美成为城市空间的胜利者[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李震;省高品质城市空间等示范项目评选揭晓[N];宜兴日报;2011年
9 记者 廖巍巍;《城市总规》“画”出未来黄石[N];黄石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肖畅 肖纯;多样性:城市空间的现代美学[N];长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X;城市空间的层进阅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聂蕊;基于可持续减灾的御灾性城市空间体系构建和设计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蔡良娃;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吴端;针对城市主题事件的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张乐珊;基于元胞自动机和VR-GIS技术的城市空间增长三维动态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代娟;基于SLEUTH模型的区域空间演变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胡华;夜态城市[D];天津大学;2008年
10 YASSAR KHADOUR(高龙);大马士革非正式聚落蔓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勇;城市空间的失范现象初探[D];重庆大学;2002年
2 韩威;青岛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初期嬗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查冬冬;基于政治经济分析的城市空间增长动力机制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哲;武汉市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政策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赛;武汉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倪琳;北京城市空间高密度发展态势下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对策与建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盛竞;基于日常生活维度的纪念性城市空间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涤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环县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何雯;以类型学为基础的城市零散空间再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马立双;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8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7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