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金融中心超高层施工竖向变形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 超高层 竖向变形 收缩 徐变 施工仿真分析 变形控制 出处:《建筑结构》2017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竖向变形控制措施,控制完工后结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异值在一定范围内,并减小因核心筒与巨柱竖向变形差引起的结构附加应力,选取CEB-FIP预测模型,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建立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施工找平等因素,综合有限元法、单元生死、分步加荷等技术对不同施工模拟方案下的西安金融中心结构进行材料、几何及边界条件时变模拟,得到了施工过程中结构各层竖向变形以及核心筒与巨柱竖向变形差的具体数值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竖向变形影响较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占比例为47.33%~58.59%;在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预变形控制建议措施,对后续巨柱核心筒结构超高层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take effective vertical deformation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elev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elevation is controlled in a certain range. And reduce the additional stress caused by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re tube and the giant column, select the CEB-FIP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of th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sider the shrinkage and creep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leveling factors, comprehens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element life and death, step by step loading and other techniques to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schemes of Xi'an financial center structure materials, geometr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ime-varying simulation. The concrete values and variation rule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core tube and giant column are obtained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vertical deformation of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47.33 and 58.59; On the basis of deep 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paper gives some advices for the control of pre-deformation, 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up super-high-ris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tube structure of giant columns.
【作者单位】: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05)
【分类号】:TU974
【正文快照】: 2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9)0引言框架-核心筒结构将框架与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是目前超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1]。对于框架-核心筒体系而言,由于框架部分与核心筒部分竖向构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绪红;黄湘湘;王毅红;狄谨;刘永健;;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邓婷;陈兰;;不同施工方法下的竖向变形差与内力分析[J];四川建筑;2011年02期
3 周绪红,黄湘湘,王毅红,狄谨,刘永健;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的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2期
4 唐志雨;陆洲导;;钢框架—混凝土芯筒结构竖向变形差分析解决[J];山西建筑;2008年29期
5 赖寒;何志军;丁洁民;;上海中心大厦考虑施工过程的竖向变形及差异分析与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1年06期
6 陈梅桂;;施工期混凝土框架柱竖向变形研究[J];山西建筑;2013年01期
7 范峰;王化杰;支旭东;黄刚;祝恩淳;王宏;沈世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竖向变形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7期
8 张琪玮,张保印,牛荻涛;混凝土高层建筑竖向变形差的原位测试与分析[J];建筑结构;2004年04期
9 郑七振;康伟;吴探;唐玉;王东;;超高层混合建筑结构竖向变形差计算分析[J];建筑结构;2011年08期
10 郭剑飞;;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竖向变形差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彦林;江磊鑫;刘学武;;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施工过程内外筒竖向变形差值研究[A];第二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白汉平;李惟钟;;京广大厦——中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诞生记[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3 于岱峰;苗晓辉;王召泽;;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红军;;超高层建筑设计——南京新华大厦[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5 倪明;;浅析超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技术[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朱川海;方朔;赵昕;丁鲲;;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超前施工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王伟;;超高层建筑消防联动系统分析[A];2012年广东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选[C];2012年
8 陈浩;;某超高层住宅案例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斌;李筱斌;包洪兴;;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陈龙珠;梁发云;刘玮;严平;;香港某超高层建筑倾斜原因综合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鸣;中国超高层建筑走势[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曾雅亓 欣欣 杨凯;广州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N];广东建设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汤璇;超高层建筑宜少不宜多[N];广东建设报;2007年
4 吴琼;发展超高层建筑是大势所趋[N];广东建设报;2008年
5 张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超高层建筑[N];建筑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凡;超高层建筑:零耗能生长[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记者 赛豫龙;厦门步入“超高层时代”?[N];厦门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任佳;科技托起超高层建筑[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曾佑蕊;“天空之战”忧虑:超高层建筑需理性对待[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记者 王铭辉;首届中国超高层建筑高峰论坛在沪举行[N];建筑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湘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竖向变形差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邓挺;500m以上量级典型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魏奇科;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研究1[D];重庆大学;2011年
4 李小康;典型超高层建筑风效应及风振控制[D];汕头大学;2010年
5 朱杰;超高层建筑竖井结构内烟气运动规律及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郅伦海;城市中心边界层风特性及超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陈辉;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林博;超高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施工期竖向变形实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蒋方云;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施工期竖向变形分析与监测[D];重庆大学;2016年
3 李洋;超高层框架—核心筒体系考虑收缩徐变的竖向变形差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4 袁福鼎;津湾广场9#楼超高层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5 桑光磊;高层框架—简体结构体系竖向变形差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6 冯启磊;天津市泰安道五号院超高层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蔡善兵;普利中心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分析及预控技术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8 杜成成;施工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变形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龚强;超高层建筑的人性化尺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张万开;某超高层巨型支撑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倒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9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7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