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柏林城市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探研

发布时间:2018-02-10 01:21

  本文关键词: 柏林 新建筑 历史环境 城市建设 文脉 共生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其弊端显露无疑,历史环境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新建筑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课题,协调与冲突、保守与创新之间不断在寻求平衡点,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城市文脉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快速发展中国家,新建工程如雨后春笋,建筑设计过多追求标新立异,在历史环境保护的方面却又意识不够,经验不足,导致城市地方特色消失,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德国柏林城市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柏林城市建设的总结与分析,以资借鉴。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的主要内容为柏林的历史环境。对柏林的城市历史环境和当代柏林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阐述了历史环境对于柏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为柏林历史环境下新建筑。分析了战后的柏林在不同建设阶段下新建筑的产生及其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演变,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调研分析,最后对历史环境下的新建筑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建立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柏林城市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的观点,并结合丰富的实例展开详细分析阐述:首先提出柏林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的两个矛盾(新与旧、地域性与全球化),继而提出柏林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的四个基本方法(动态更新、场所精神、空间修补、城市形态与图底关系),七个设计手法(协调统一、对比冲突、多元共生、历史符号、材料语汇、感官体验、由大及小),最后总结了当代柏林城市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在共生方面存在的缺憾。第五章为结语。
[Abstract]:In 21th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gnor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s a complex and huge topic. Coordination and conflict, conservatism and innovation are constantly seeking a balance point. If it is not handled properly, it will cause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urban context. Especially for a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like China, new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springing up,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too much for innovation. In the aspect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owever, the consciousness is not enough and the experience is insufficient, which results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takes the new buildings in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Berlin, Germ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n Berli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Berli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n Berlin's urban constructio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ew buildings in Berlin's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analyzes the emergence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the new buildings i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tages of postwar Berli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select typical areas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finally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new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he main content of Chapter 4th is based o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the symbiosis between the new building and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n Berlin, and analyzes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two contradictions (new and old) of the symbiosis between the new building and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n Berlin. Regional and globaliz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four basic methods of Berlin new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symbiosis (dynamic renewal, place spirit, space repair, urban for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p and bottom, seven design techniques (coordination and unity, contrast conflict, etc.). Pluralistic symbiosis, historical symbols, material vocabulary, sensory experience, from big and small, finally summed up the contemporary Berlin city new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n symbiotic aspects of the shortcomings. 5th chapter as the conclusion.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宇,赵荣山;小城镇地方特色历史环境生态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2年06期

2 赵慧;;以两座寺庙为例浅谈历史环境下的重建与新建[J];城市建筑;2013年02期

3 张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4 宋言奇;历史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一体化设计[J];城乡建设;2003年10期

5 王家倩;适应与超越——历史环境中的新旧建筑整合[J];四川建筑;2004年01期

6 宋言奇;城市历史环境整合的分析方法[J];规划师;2004年03期

7 胡秀梅,宣建华;传统思想和习俗在历史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日本为例[J];规划师;2005年03期

8 戴俭;王升;傅岳峰;;浅论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筑;2006年12期

9 张松;;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筑;2009年06期

10 汪丽君;;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再生研究——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建琳;;桂林古城历史环境构成与保护之初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焦怡雪;;日本历史环境保护中的民间团体[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孙全文;;历史主义抑现代主义——论历史环境中的现代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吕舟;;历史环境的保护问题[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5 任洁;;浅析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与实施方法[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安;;天坛的历史环境保护[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刘海涛(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与历史环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2 水天中;历史环境与艺术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吴克敬 肖持刚;反思篇:昔日的短视与启示[N];西安日报;2005年

4 储学文 郭燕;要保护真实的历史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白琰;历史·现场·环境·纪念[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赵中枢 曲长虹 李兆汝;城市规划要尊重历史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张松;古镇之“古”应该如何界定[N];解放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立行;名人故居警惕“保护性破坏”[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夏;美国历史环境“事前保护”理念与实践探析[D];天津大学;2014年

2 宋言奇;论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设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硕;柏林城市新建筑与历史环境共生探研[D];郑州大学;2017年

2 赵良雪;蒙太奇于历史环境新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温雨鑫;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中BIM技术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妍;安阳老城区历史环境调查与分析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龚潇;从“关系”和“态度”认识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发展脉络[D];郑州大学;2016年

6 刘腾潇;90年代后西安曲江片区历史环境中的城市景观类型与演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徐崭青;历史环境中新建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张超;北京旧城历史环境中建筑形式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9 张婧如;历史环境再生中的城市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吝元杰;历史环境再生之时空叙事的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9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499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