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下钢框架梁柱节点调和变形机制与设计方法
本文关键词: 钢框架 梁柱节点 变形 有限元 抗震设计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钢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进而改善其抗震性能,建立了钢框架结构梁端-节点区调和变形机制,通过增加节点区的剪切变形来降低对梁端的转动需求.首先采用通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对已有试验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层间位移角为0.04时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节点区剪切变形和梁端变形的关系,发现了影响梁端和节点区变形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梁端-节点区调和变形的简化设计方法,为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 and further improve its seismic performance, the mechanism of beam end-joint zone harmonic deformation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Firstly,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Liang Zhu joint of steel fram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ener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SC.Marc, and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existing test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verify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deformation and beam end deformation in the joint zone of Liang Zhu joint of steel frame is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when the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is 0.04.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deformation of beam end and joint zone are found. Based on this, a simplified design method of beam end joint zone harmonic deformation is propos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eismic design of Liang Zhu joint of steel fram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民筑友科技集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17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J30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6HNDX)~~
【分类号】:TU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秀丽;肖湘;李捷;;钢框架梁的动力特性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3期
2 张玉锁;钢框架梁抗火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山西建筑;2003年05期
3 张艳霞;叶全喜;王路遥;;钢框架梁端加强-螺栓全拼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4 丁阳;刘涛;;钢框架梁抗火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陈小川;褚云朋;;钢框架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6 袁锋;施刚;霍达;石永久;王元清;;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测量方法及力学模型比较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7 武振宇;何小辉;张耀春;赵振利;;采用马氏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螺杆的钢框架梁柱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8 冯双;;钢框架梁端翼缘板加强型节点的数值研究[J];钢结构;2013年01期
9 钱文戬;;钢框架梁柱节点断裂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2期
10 王开强;李国强;;楼板系统对去柱后钢框架梁的轴向约束刚度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万祯;王秀丽;张丹丽;;钢框架梁—柱腹板连接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韩丽霞;吕元光;;建筑钢框架梁柱节点数学力学模式的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郭永兴;陈麟;邓雪松;;巨型钢框架梁柱节点静力性能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瑞锋;贾连光;吴良;;蜂窝式钢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立荣;杨庆山;陈丽静;;腹板开圆洞型钢框架梁柱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初步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晓宁;王松涛;陈向东;魏钢;;高层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类型的判定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7 杨文;石永久;王元清;;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破坏及其修复加固[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艳霞;王路遥;司建超;叶全喜;刘力力;;钢框架梁端梯形翼缘加宽型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理旦;钢框架梁的整体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张远哲;无侧移钢框架梁的整体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黄罡;两端约束条件相同的有侧移钢框架梁整体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 李焱;高层钢框架梁柱节点弹塑性设计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5 王豪;钢框架梁螺栓拼接节点的抗弯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邹磊;带支撑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瑞锋;蜂窝式钢框架梁柱节点静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李成华;钢框架梁柱节点腹板双角钢连接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9 陈伟;火灾下钢框架梁的屈曲及柱的行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悦;钢框架梁翼缘削弱和扩翼式延性节点的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5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55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