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评《建筑遗产保护概论》
本文选题:建筑文化遗产 切入点:建筑遗产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对各种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工作也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及社会组织、科研团体等都将我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工作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作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 and spiritual life quality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people's attention to var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increas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modern and modern China is also beginning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t present,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earch work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modern China has been listed as a key research topic by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分类号】:TU-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书元;取精用弘 大含细入——评《澳门建筑文化遗产》[J];世界建筑;2005年09期
2 金磊;;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呼唤防灾减灾[J];规划师;2007年05期
3 董岳;;试论虚拟建筑文化遗产的再现与表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4 叶全胜;李希昆;;云南乡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张一兵;;“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建筑文化遗产[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1期
6 董岳;;虚拟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与“真实性”[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7 石昆鹏;;浅谈虚拟建筑文化遗产展示研究的时代特征与必要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8期
8 傅阳;;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对现状机制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02期
9 单霁翔;;新中国建筑保护纲要[J];建筑创作;2009年11期
10 姬旭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J];城市住宅;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苏斌;;东亚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比较研究[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2 余伟强;梁哲云;;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行工程监理的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姬旭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状况及对比分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成岗;;中国各地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与遗产价值[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宏烈;;广州黄埔古村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6 崔潇;;浅谈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编印说明[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先逵;;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9 黄元浦;;两个空间奇特的古镇[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Rallying Social Capital for Better Historic Preservation[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金磊;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寻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金磊;创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学[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鑫莲;编制《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策略纲要》[N];中华建筑报;2012年
4 博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将在京举行[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崔勇;“样式雷”建筑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苗淼;事件沉淀遗产[N];中国建设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明月;历史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2 王宇斯;荆门市建筑文化遗产现状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3 范智;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空间环境信息模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4 蒋馨岚;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季景红;论城市拆迁中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D];苏州大学;2011年
6 朱怡;乡土环境中的建筑文化遗产保存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刘敏;基于木建筑文化遗产的现代室内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8 张振宇;南北水陆节点古镇—赊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8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55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