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坑多级支护破坏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01:54

  本文选题:多级支护 切入点:基坑 出处:《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坑多级支护结构随着两级支护间距离B的增加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破坏模式,即整体式、关联式和分离式。采用抗剪强度折减法对多级支护达到分离式破坏模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体强度及第一级支护结构长度L_1和第二级支护结构长度L_2三个主要参数对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B_(分离)的影响,为了反映土体强度的影响,引入了"独立安全系数比R_(fos)"(即两级间距离无限远时各自安全系数的比值)。计算结果表明,B_(分离)随着R_(fos)的增加而减小,当R_(fos)较小时多级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只存在整体式和分离式,B_(分离)可以根据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简化算法求得,当R_(fos)超过一定数值B_(分离)达到下限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下限分离式破坏临界宽度与两级支护中稳定安全系数较低一级的破坏面宽度一致;B_(分离)随着L1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B_(分离)随L_2的变化分为两部分,当R_(fos)较小时B_(分离)随L_2的增加而增加,当R_(fos)较大时B_(分离)随L_2的增加而减小。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B between two levels of support, the multistag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failure modes, I. e., integral type. The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condition that the multi-stage support can reach the split failure mode. The influence of the three main parameters of soil strength and the length of the primary support structure L _ 1 and the second stage support structure L _ 2 on the critical width B _ (th) of the split failure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soil strength. The "independent safety factor" is introduced (that is, the ratio of the respective safety factors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levels is infinit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par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avens. When the failure mode of multistage support structure of Rashless FOS is only integral and separated, the simplified algorithm based on the upper limit theory of limit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multistage support structure. When the R _ S _ FOS) exceeds a certain value, the critical width of the break-up failure is reached at the lower limit. The separation critical width of the lower limit is the same as the width of the failure surface of the lower level of stability safety factor in the two-stage support. With the increase of L1, the variation of the critical width of the breakage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B / L / L / L / L _ 2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hen the number of Ros is small, the number of BC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2, and when the number of RCS is larger, the BSP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2.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6306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08389)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No.14CQNJC07500)~~
【分类号】:TU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刚;聂东清;程雪松;刁钰;刘杰;;基坑分级支护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2 李忠超;陈仁朋;陈云敏;饶猛;;软黏土中某内支撑式深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3 郑刚;郭一斌;聂东清;刁钰;刘畅;;大面积基坑多级支护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J];岩土力学;2014年S2期

4 孙书伟;陈冲;丁辉;刘英;;微型桩群加固土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5 任望东;张同兴;张大明;李远林;张宁;孙延胜;郑刚;;深基坑多级支护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参数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6 郑刚;程雪松;刁钰;;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稳定性与破坏机理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任望东;李春光;田建平;郑刚;刁钰;;软弱土中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快速支护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年01期

8 翁其平;王卫东;;多级梯次联合支护体系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基坑工程中的设计与实践[J];建筑结构;2012年05期

9 黄茂松;杜佐龙;宋春霞;;支护结构入土深度对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10 张在明;沈小克;周宏磊;孙保卫;唐建华;;国家大剧院工程中的几个岩土工程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兴旺;;结合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年20期

2 郑刚;聂东清;刁钰;程雪松;;基坑多级支护破坏模式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3 逯卓奇;陈虹旭;王靓露;冯芝强;王坤;;微型桩加固边坡计算理论及试验研究综述[J];公路;2017年05期

4 胡田飞;朱本珍;刘建坤;郑静;梁龙龙;;预应力锚索对微型桩结构抗滑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3期

5 马思齐;赵引;杨倩;于静巍;;基于摩尔——库仑模型软土地基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能源与环保;2017年04期

6 李长学;杨荣青;;城市高架工程承台基坑的快速施工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年04期

7 陈建永;;考虑临近建筑物超载作用下的基坑变形及稳定性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7年01期

8 侯新宇;薛必芳;刘娟;火映霞;;内墙插入比对坑中坑基坑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建筑技术;2017年03期

9 叶建峰;林海;颜桂云;;相邻双基坑开挖失效机理及破坏模式分析[J];工业建筑;2017年02期

10 王远明;张凤德;谌柳明;贺扬;崔庆峰;张志春;;水泥改性淤泥固化土的土—水特性[J];山西建筑;2016年3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辉;汤连生;林兴立;匡飞;;外坑支护结构转动时坑间被动区土拱效应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04期

2 郑刚;郭一斌;聂东清;刁钰;刘畅;;大面积基坑多级支护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J];岩土力学;2014年S2期

3 赵琦;朱建明;;临近地下室外墙影响下的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3期

4 任望东;张同兴;张大明;李远林;张宁;孙延胜;郑刚;;深基坑多级支护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参数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5 郑刚;程雪松;刁钰;;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稳定性与破坏机理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刘国楠;胡荣华;潘效鸿;刘永春;;衡重式桩板挡墙受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7 任望东;李春光;田建平;郑刚;刁钰;;软弱土中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快速支护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年01期

8 ;Excavation collapse of Hangzhou subway station in soft clay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2年10期

9 胡毅夫;王庭勇;马莉;;微型抗滑桩双排单桩与组合桩抗滑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10 李顺群;郑刚;王英红;;预留土对非饱和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生志;蒋军;郑俊清;周路军;铁富忠;;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参数取值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1期

2 何运祥;吴恒滨;程龙飞;周廷强;;船梁子不稳定斜坡的非线性强度折减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8期

3 黄爱军,刘晨,徐正良;地下连续墙成槽稳定的强度折减分析法[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3期

4 韦立德;颜志明;;考虑流固耦合的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程序研制[J];电力勘测设计;2007年01期

5 韦立德;陈从新;杨春和;;渗流引起强度降低的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程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姜立新;;基于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7 李翠华;姜清辉;周创兵;;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的单元阶次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11期

8 宋焱勋;李荣建;刘军定;高虎艳;王治军;;强度折减计算中的可视化分析与失稳标准比较[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张芳枝;陈晓平;梁志松;;强度折减有限元在堤防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10 宋琨;晏鄂川;毛伟;张婷婷;;广义Hoek-Brown准则中强度折减系数的确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亚军;栾茂田;年廷凯;;基于塑性区开展评判边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宁宇;徐卫亚;郑文棠;;应用离散元强度折减对复杂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子振;言志信;段建;;边坡稳定强度折减原理与流变机理耦合分析[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张文杰;卢康明;张孟喜;;加筋边坡稳定分析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法[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陈书生;;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边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君;黄盛铨;孔宪京;;强度折减DDA方法及其在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刘开富;谢新宇;张继发;朱向荣;;基于强度折减的土质边坡破坏及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年廷凯;栾茂田;王栋;崔春义;;基于ABAQUS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郑颖人;胡文清;王敬林;;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及其在隧道与地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锐铧;王思敬;贺小黑;张晓平;饶枭宇;罗斌;;非均质边坡多级稳定性分析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倩;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边坡失稳判据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欣悦;基于有限元强度双折减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3 高文梅;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性的合理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王倩;基于强度折减的坝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天宇;平面应变条件下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万少石;涉水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黄火林;基于强度折减的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关立军;基于强度折减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马晓雨;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土坡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买合木提·巴拉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二塘沟水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9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09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