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微型抗滑桩加固边坡极限抗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06:26

  本文选题:微型抗滑桩 切入点:边坡加固 出处:《铁道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微型抗滑桩具有桩位布置灵活、施工速度快、对施工场地适应性强、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在边坡加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但目前缺乏分析微型抗滑桩加固边坡极限抗力的科学方法。基于此,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建立微型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极限抗力分析模型,以桩身弯曲承载力、剪切承载力和结构位移为控制条件,提出一种微型抗滑桩加固边坡极限抗力的分析方法,并进行力学机制研究。研究结论:(1)不同类型边坡微型抗滑桩提供的极限抗力有所不同,岩土强度越高微型抗滑桩提供的极限抗力越大,整体而言,对于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的极限抗力主要受桩身弯曲承载力控制;对于岩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的极限抗力主要受剪切承载力控制;(2)滑坡推力主要由靠近荷载的半幅桩承载,远离荷载的半幅桩基本不受力;(3)微型抗滑桩与岩土的接触反力主要由靠近荷载桩单元的正应力提供,剪应力的影响不大;(4)该研究成果可为微型抗滑桩在边坡加固工程中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micro anti-slide pi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arrangement of pile position,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strong adaptability to construction site and small impact on environment,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popularized in the field of slope reinforcement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cientific method to analyze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of the slope strengthened by micro-anti-slide pile at present. Based on this, a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analysis model of the slope strengthened by the micro-anti-slide pile, and the bending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body is used. Under the control condition of shear bearing capacity and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of the slope strengthened by micro-anti-slide pile, and studies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provided by the micro-anti-slide pile of different types of slope is different. The higher the strength of rock and soil, the greater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provided by micro-anti-slide pile. As a whole, for soil slope,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of micro-anti-slide pil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bending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body, while for rock slope,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of micro-anti-slide pil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bending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body. The ultimate resistance of miniature anti-slide pil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shear bearing capacity. The contact reaction between the micro-anti-slide pile and the rock and soil is mainly provided by the normal stress near the load pile ele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micro-anti-slide pile in slope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4245)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专项资金项目(2012-重点-44)
【分类号】:TU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世仁;下沉式抗滑桩的设计[J];重庆建筑;2003年01期

2 孙杰,唐益群,黄雨;下沉式抗滑桩与普通抗滑桩内力分析比较[J];上海地质;2005年02期

3 刘小渝;赵勇;林新;;钢筋砼空心截面抗滑桩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井源;;抗滑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24期

5 申永江;孙红月;尚岳全;李焕强;王迎超;;基于测斜数据的抗滑桩工作状态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6 唐晓松;郑颖人;邱文平;;多排抗滑桩治理工程的有限元设计计算与优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7 张友良,冯夏庭,范建海,方晓睿;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8 戴自航,沈蒲生,彭振斌;弹性抗滑桩内力计算新模式及其有限差分解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9 左丹强;大截面、超深抗滑桩的施工[J];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04期

10 朱忠荣,寇国祥;抗滑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J];煤炭工程;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辜永国;;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大型抗滑桩成桩试验论证[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2 刘凯;刘小丽;苏媛媛;;微型抗滑桩的应用发展研究现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孙勇;;单排抗滑桩随机有限杆单元法计算的分析与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良德;;抗滑桩桩前滑体出现塑性变形时抗力分布的初步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5 徐俊;徐光黎;张必勇;;有限差分“m”法用于抗滑桩内力计算[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6 姚爱军;史高平;梅超;;悬臂抗滑桩加固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张晓平;王思敬;王幼明;韩庚友;;二维离散元模拟抗滑桩的折算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曾德荣;王卫花;范草原;;预应力锚索钻孔抗滑桩结构现场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王羽;柴贺军;许强;唐胜传;;h式抗滑桩相似结构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申永江;孙红月;尚岳全;王迎超;严克伍;;双排抗滑桩桩顶连接方式的优化设计[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赵海燕;捆绑式抗滑桩获专利[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紫晔;膨胀土边坡抗滑桩支护的机理和数值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赵丽娟;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施工顺序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李星;抗滑桩—拱形系板—挡土墙组合结构治理滑坡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4 司光武;矩形与圆形截面抗滑桩离心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5 杨仁强;深层滑坡体特长抗滑桩护壁支护参数优化及极限位移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6 祝廷尉;堆积层滑坡—抗滑桩相互作用机理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7 涂文博;边坡微型抗滑桩群空间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8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18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5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