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压实黄土增湿变形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8 04:29

  本文选题:压实黄土 切入点:湿陷试验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建筑材料的黄土在工程建设中大多经过压实处理,其增湿变形特性与工程安全密切相关。已有的对黄土增湿变形性质的研究,基本上是针对原状黄土开展的,对压实黄土较少涉及。通过双线法增湿湿陷试验,对压实黄土在增湿条件下的压缩及增湿变形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压缩和湿陷变形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随增湿含水率的增加,压实黄土的压缩性增大,湿陷性减小,压实度越小,这种效应越明显;不同压力下,湿陷变形对增湿的敏感性不同;②随增湿含水率的增加,增湿变形起始压力减小,增湿变形终止压力增大,增湿变形压力区间增大,可用增湿变形系数反映已有增湿水平下土体湿陷性的退化程度;③方差分析表明,相同增湿含水率下,压实黄土最终变形仅受最终压力的影响,加荷路径、浸水路径及两者的耦合对其影响很小;④未浸水饱和压缩时,密实度、初始含水率和压力,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均对压缩变形有显著影响,压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实度和初始含水率;与未浸水情况不同的是,浸水饱和压缩时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很小;⑤增湿含水率、压力和密实度,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压实黄土的湿陷性,其中增湿起始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密实度次之,压力最小。
[Abstract]:Loess, as a building material, is mostly compacted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its humidification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gineering safety.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loess humidification deformation property is basically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undisturbed loess. The compression and humidification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compacted loess under humidifying conditions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means of the double-line hygroscopic test.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pression and collapsing de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the compressibility of compacted loess increases, the collapsibility decreases, and the compaction degree is smaller, the effect is more obvious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the initial pressure of humidification deformation decreases, the end pressure of humidification deformation increases, and the range of humidifying deformation pressure increases. The vari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inal deformation of compacted loess is affected only by the final pressure under the same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loading path. The influence of soaking path and coupling between them is very small. When saturated compression is not immersed in water, the compactness,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and pressure,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 al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is the greatest. Secondly, compactness and initial water content,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out immersion, have little effect on moisture content, pressure and compactness during saturated compression. The collapsibility of compacted loes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ir interaction, among which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f humidif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 density is the second, and the pressure is the least.
【作者单位】: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昌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264,51209234,51379220,5150927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036404)
【分类号】: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茜;骆亚生;程大伟;;黄土增湿特性的结构性定量化参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刘金禹;邢义川;张爱军;;黄土增湿湿陷的非线性本构方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邢义川;李京爽;李振;;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的分级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5期

4 邵生俊;罗爱忠;于清高;周飞飞;;加荷增湿作用下Q_3粘黄土的结构损伤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5 陈存礼;高鹏;胡再强;;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及其与结构性的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6 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增湿时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7期

7 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基于割线模量法的黄土增湿变形本构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8 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增(减)湿时黄土的湿陷系数曲线特征[J];岩土力学;2005年09期

9 刘保健,谢定义,郭增玉;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的实用算法[J];岩土力学;2004年02期

10 谢定义;试论我国黄土力学研究中的若干新趋向[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炜;;新近堆积黄土增湿时的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特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湘琼;牛斌;卜巨源;吕宝军;侯冰宗;;血清CD44V6、VEGF在大鼠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7年03期

2 李宏帅;;CD44、CD133在大肠癌肝转移中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1期

3 张子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年22期

4 吴迪;苏琪;殷红专;尹剑桥;闫兆鹏;;上皮特异性抗原和CD_(44)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16年21期

5 张泽;曾祥勇;段珊;;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年45期

6 蔡迎彬;王岩;郭文佳;李可;;CD44基因在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学杂志;2016年02期

7 蔡迎彬;王岩;李可;;CD44在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年01期

8 华云旗;毋永娟;谭亚琴;刘丽萍;巴彩霞;;CD44、CD24在结直肠癌和腺瘤中的表达及其致瘤和侵袭能力的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9 蒋岩;;扶正抑瘤汤联合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CD44的影响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年07期

10 魏彦珍;刘轲;;CD133、α-SMA的研究现状及其与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飞;周文平;张巍;赵正维;;大鼠肝癌诱导过程中肝癌干细胞标志及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19期

2 沈艺南;黄晟宇;胡贤荣;王杰;禹鸿鸣;陆文;卢军华;杨广顺;吴孟超;;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系统评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12期

3 赵小鸽;田美丽;杨阳;童冬冬;陈伟;;顺铂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增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4 苏琳;吕春龙;高品;纪奕顺;郑淑龙;高军;;β1整合素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年09期

5 陈霖;杨宏新;;BARD1蛋白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年07期

6 孙燕来;李增军;徐忠法;;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表达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年06期

7 庞业滨;黎乐群;彭宁福;向邦德;;肝癌细胞起源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4年12期

8 陈英玉;胡建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中停药问题及根除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治疗选择: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J];白血病.淋巴瘤;2014年01期

9 刘广欣;党立力;黄启科;陶开山;;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9期

10 吴超;张金玲;杨盛力;赵志辉;;肝癌干细胞标志物最新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吾;;黄河堤防粉土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12期

2 周兰欣;惠雪松;孙会亮;马少帅;尤风霞;;内部导流对空冷单元喷雾增湿效果的影响[J];电力建设;2012年10期

3 陶国龙,李如龙,惠海龙,左和平,吕群;烟气增湿对电除尘器效率改善的研究及计算[J];电力环境保护;1997年03期

4 沈兴,朱元富,董福民;高效节能新型喷雾增湿系统[J];中国建材;1994年06期

5 燕涛;张振洲;韩龙;;直接空冷喷雾增湿装置[J];清洗世界;2014年08期

6 陈凡;蒲如平;谢崇全;;新型局部环境增湿装置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0年06期

7 马忙利;杨波;;黄土增湿方法的试验研究[J];陕西地质;2012年01期

8 张蒂如;;对电取暖器增湿功能的改进[J];家用电器;1998年11期

9 袁怡刚;董勇;赖艳华;马春元;鹿刘新;;多级增湿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J];节能技术;2012年01期

10 宋玉宝,章明川,周月桂,范浩杰,范卫东;高钙煤灰颗粒与液滴碰撞增湿脱硫过程的模型研究*[J];动力工程;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群;杨国昌;;呼和浩特发电厂6号电除尘器简易增湿实验[A];第九届全国电除尘、第一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吕群;余立伟;杨平健;;烟气喷雾增湿调质/简易增湿脱硫系统操作运行与故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曾强;李斌;闫亚明;罗登山;;增温增湿过程中烟叶吸湿速率变化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小军 姜杰军;旋窑尾气管道增湿技术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冀亚琼 李闯 甘露;窑尾废气管道增湿系统的改进[N];中国建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琳;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复合增湿特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熊浏阳;压实黄土增湿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佳玫;伊犁重塑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兰万刚;基于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的脱硫灰预混增湿特性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焦彦利;黄土增湿的工程性状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5 李学锐;燃料电池反应气复合增湿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谢强伟;集流板自增湿燃料电池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明星;氯盐渍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袁怡刚;分级回热式太阳能增湿海水淡化试验研究与仿真计算[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8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28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