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消能减震结构选型

发布时间:2018-03-21 10:42

  本文选题:消能减震 切入点:金属剪切型消能器 出处:《建筑结构》2017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处于8度区断烈带的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消能减震结构选型。介绍了结构设计特点,包括结构选型、阻尼器选型与布置、消能子结构设计。采用ETABS软件对比了分别采用金属剪切型消能器(MD)、屈曲约束支撑(BRB)和黏滞阻尼器(VD)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小震和大震地震波时程分析结果,并采用ADINA软件进行了超大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分析。结合市场调研,进行了各消能减震方案整体经济性对比分析,对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应用消能减震技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selection of a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n 8 degree zone is carried out. The structural design features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structural selection, damper selection and layout. Design of energy dissipation sub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with metal shear type energy dissipators (MDB),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s (BRBs) and viscous dampers (VD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mall earthquakes and large earthquakes using ETABS software. The damage analysis of structures under the action of super large earthquake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ADINA software. Combined with market researc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economy of various energy dissipation schemes are carried out, which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dissipation techniques to the vast number of structural designers.
【作者单位】: 深圳市行健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分类号】:TU97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正;朱浩;;消能减震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6年13期

2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3 杨淑红;;消能减震原理与技术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05期

4 李芳,陈平;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陕西水力发电;1998年02期

5 林新阳,周福霖;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3期

6 张建业;消能减震技术[J];中外建筑;2005年04期

7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8 王曙光,刘伟庆;宿迁市教育大厦消能减震设计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9 严东方;;浅谈消能减震结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10 刘中强;靳金平;;消能减震结构的应用研究[J];铁道建筑;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勇;;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及其工程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张建宇;王曙光;;消能减震钢筋砼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选生;贾传胜;杜修力;;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改造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5 臧登科;贺丽丽;颜志淼;;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韩家军;佟建国;;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阎兴华;;复合摩擦消能减震结构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8 赵光伟;裴星洙;李鹏;刘正伟;;消能减震结构的损伤集中分布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9 蔡文章;陈清祥;潘琪;;探讨消能减震技术于加层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10 苏冠兴;李世宏;;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陈飞燕;我省首个减震加固技术研发中心揭牌[N];四川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严斌;加个支撑 受损大楼变8度设防[N];成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翁大根;消能减震结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及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彪;平面不规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消能减震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2 崔芳芮;钢筋混凝土斜撑框架结构消能减震性能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康谨之;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抗超大震性能分析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秦志勇;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对比计算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宋前恩;钢筋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6 冯立力;基于自复位耗能支撑的结构减震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李子莹;消能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8 刘萌;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导则制定[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曹均龙;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的实用化改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彬;不规则U型结构抗震性能及消能减震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43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43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