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型椭球面网壳静、动力性能分析及形状优化设计
本文选题:杂交型椭球面网壳 切入点:参数化设计 出处:《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技术水平进入到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于跨度更大、要求更高的空间结构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空间网壳结构以其新颖的造型、合理的受力性能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早期的网壳结构都是单一类型的直接运用,但伴随着这种大跨结构的飞速发展,工程师们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结构进行杂交组合,使结构更加美观,受力更加合理,同时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这种新型杂交网壳结构力流传递合理、几何构造简单,同时,也有效地克服了单一类型结构的诸多弊端。如肋环型结构顶点杆件密集无法施工,施威德勒型结构应力集中现象等。本文主要工作有:1.引入杂交型椭球面的方程及比例系数t,确定杂交型椭球面上点的坐标,再根据网壳特定的布杆规律,采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对椭球面网壳结构进行杂交组合的参数化设计,得出六种杂交型椭球面结构的模型,然后分别对其进行受力性能分析。2.应用ANSYS软件,首先对两类六种杂交型椭球面网壳进行静力性能分析,再与传统单一型椭球面网壳进行比对,找出受力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然后通过改变结构的跨度,矢高,上部径向节点圈数占总径向节点圈数的比例,环向区域分数来对受力性能最好的凯威特—肋环杂交型椭球面网壳进行形状优化设计,从而得出最好参数配比,节约工程成本。3.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杂交型椭球面方程,确定杂交型椭球面上各节点的坐标,进而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导出结构上任意一根杆件的几何参数关系式,从而得出两类六种杂交型椭球面网壳杆件长度与其宏观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式。4.选取6种杂交型椭球面网壳结构中受力性能最好的凯威特—肋环型椭球面网壳,对其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分析其自振特性,及网壳结构各参数对地震频率的影响。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need more and more space structures with larger span and higher demands. Early reticulated shell structures were used directly by a single type, 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kind of long-span structures, engineers began to try different types of structures for hybrid combination. The new hybrid reticulated shell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force flow transfer, simple geometric structure, and low engineering cost. It also effectively overcomes many disadvantages of single type of structure, such as the dense vertex members of ribbed ring structure can not be constructed,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1.Introducing the equation of hybrid ellipsoid and its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t, determining the coordinates of points on the hybrid ellipsoid,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rules of the grid shell, The parametric design of ellipsoidal reticulated shell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by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 (APDL). Six kinds of hybrid ellipsoid structure models are obtained, and th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x kinds of hybrid ellipsoid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2. Using ANSYS software, The static behavior of two kinds of six kinds of hybrid ellipsoidal reticulated shells is analyz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ngle ellipsoidal reticulated shells, the structural types with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found. Then, by changing the span of the structure, the vector height is obtained.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upper radial node cycles to the total number of radial node cycles and the ring-region fraction are used to optimize the shape design of the hybrid ellipsoidal reticulated shell with the bes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best parameter ratio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hybrid ellipsoid equation in the spatial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coordinates of the nodes on the hybrid ellipsoid are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distance formula between the two points in spac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ordinate of each node on the hybrid ellipsoi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any member of the structure is derived.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of six kinds of hybrid ellipsoidal reticulated shell members and their macroscopic geometric parameters is obtained. 4. Among the six hybrid ellipsoid reticulated shell structures with the bes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e Kewitt-ribbed ellipsoid reticulated shell is selected. The response of the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 under the earthquake load is analyzed, and the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reticulated shell structure on the seismic frequency are analyze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淑芹,李凤海,段玉虎,周祥智;幕筒网壳的设计与施工[J];空间结构;2001年04期
2 马永艳,杨修茂;我国网壳结构的发展和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01年02期
3 吴剑国,张其林;网壳结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空间结构;2002年01期
4 付国永;网壳结构稳定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3年13期
5 梁长进;洪洲;;网壳结构稳定性[J];广东建材;2006年07期
6 苏少卿;;网壳结构基于性能的动力失效判定准则[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曾文杰;宋学臣;;浅谈索承网壳结构[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8 杨国忠;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9 董石麟,姚谏;网壳结构的未来与展望[J];空间结构;1994年01期
10 ;张悬网壳技术[J];钢结构;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尧治;余佳亮;孙斌;;鄂尔多斯超级穹顶网壳结构[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学仁;秦小龙;李丽莲;仲正民;李广仁;胡国治;;穹顶网壳的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3 石彦卿;尹卫泽;刘善维;;长春“电影大世界”双曲网壳设计[A];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董石麟;姚谏;;中国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陆莹;吴韬;崔红;宁慧民;崔丽娟;;网壳结构设计与选型[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6年
6 董石麟;;新型网壳结构的应用与发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李丽娟;;空间网壳结构稳定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8 毕务瑚;鞠远凤;葛全智;周祥智;;幕筒网壳的设计与施工[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卓新;;具有仿生特征的网壳结构形态[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金华;王正刚;王荣;;秦皇岛网壳结构仓库的工程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颖儒 林高;钢拱加网壳构成水晶皇冠[N];建筑时报;2007年
2 河北省涿州市蓝天网架有限公司 徐英剑;空间网壳结构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N];消费日报;2009年
3 ;国际现代空间结构的演变[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恒川 永顺;钢结构建筑即将高速发展[N];广东建设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沐林;迎难而上 建造精品体育场馆[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陈定洪 郑建果;亚运雄风又一曲[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蓝天;从现代空间结构成就看我国工程发展前景[N];建筑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宋京平;望中国空间结构从大国奔向强国[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苏艳蕾;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工程[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林志伸;专业人士的经典教材 一般读者的入门好书[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莉;网壳结构冲击响应及失效机理精细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明;基于能量的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及失效准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孔德文;摩擦摆支座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减震机理及抗震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刘占辉;网壳结构振动模态局部化与跃迁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多智;冲击荷载下网壳结构的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卓;网壳结构参数识别技术和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殷占忠;带有约束屈曲支撑杆件的空间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9 邸龙;复杂条件下大跨度空间柱面网壳结构的抗震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邢栋;一种单层折面网壳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恒;非规则金属网壳力学性能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峰成;宝石形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王田增;超长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汪世安;矩形弦支网壳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帝;新型鼓形节点在复杂方管单层双曲网壳结构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辛静;单层椭球面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代朝磊;20m单层球形网壳制造过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王爱兰;单层柱面网壳的设计和最不利雪荷载分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郝志勇;超长大跨网壳结构温度应力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李玲芳;基于OpenSees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易损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5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4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