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固化模拟放射性核素Sr对磷酸镁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2 00:11

  本文选题:磷酸镁水泥 切入点:固化 出处:《硅酸盐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了固化模拟放射性核素Sr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固化体水化热、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探讨了Sr对磷酸镁水泥水化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固化体的力学性能优异,1 d抗压强度即可达到国家标准的4.5倍以上;磷酸镁水泥固化体具有优异的抗浸出性,42 d浸出率及累计浸出分数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Sr会阻碍磷酸盐在水化初期的水解及电离,同时MgO溶解及水化产物MgKPO_4·6H_2O生成的速率随Sr掺量增大而减缓;掺入Sr后水化产物生成量大幅下降是水化初期抗压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龄期增长,水化产物结晶程度降低、结构改变以及孔隙孔径增大成为固化体抗压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Abstract]:The effect of solidified simulated radionuclide Sr on the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was studied. The hydration heat,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olidified body we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Sr on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olidified body can reach more than 4.5 time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one day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leaching rate and cumulative leaching fraction of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solidified body with excellent leaching resistance for 42 days are far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Sr will hinder the hydrolysis and ionization of phosphate in the early hydration s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MgO and the formation rate of hydration product MgKPO_4 6H_2O slowed down with the increase of Sr conten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reas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the initial hydration stage was the decrease of hydration product production after the incorporation of Sr,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degree of hydration produc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change of structure and the increase of pore diameter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olidified bod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化学与工程材料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2283)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12jj B50009)
【分类号】:TQ1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波;赵海燕;任思宇;;高温固相法合成无水磷酸镁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0年03期

2 赖振宇;钱觉时;卢忠远;李倩;邹秋林;;不同温度处理对磷酸镁水泥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年15期

3 汪宏涛;钱觉时;王建国;;磷酸镁水泥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12期

4 杨学芬;马新蕊;赵海燕;曾波;;食品级磷酸镁中氧化镁含量的返滴定分析法[J];云南化工;2009年01期

5 王二强;王冬;刘兴华;;磷酸镁水泥缓凝剂的研究[J];混凝土;2012年09期

6 毛敏;王智;贾兴文;;磷酸镁水泥耐水性能改善的研究[J];非金属矿;2012年06期

7 孙道胜;孙鹏;王爱国;许炜;;磷酸镁水泥的研究与发展前景[J];材料导报;2013年09期

8 沈梅英;制造无定形磷酸镁的方法(文摘)[J];化学世界;1956年07期

9 黄煜镔;王润泽;余帆;周静静;;磷酸镁水泥的聚合物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10 姜洪义,张联盟;磷酸镁水泥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凯;李东旭;;化学结合磷酸镁水泥的制备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汪宏涛;曹巨辉;黄志讲;杨铁军;;新型磷酸镁水泥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侯磊;李金洪;;超快硬磷酸镁水泥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伊海赫;李东旭;;磷酸镁水泥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5 刘凯;李东旭;;新型化学结合磷酸镁水泥的制备和性能[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6 马保国;王景然;;不同环境条件磷酸镁水泥对硝酸铅的固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军兵;重金属离子对磷酸镁水泥水化的影响及其赋存状态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瞿成举;金属基材料表面磷酸镁水泥涂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黄陈程;磷酸镁水泥固化模拟高放废液[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纪方;磷酸镁混凝土的配制及高温性能实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5 吴洲;碳纤维增韧磷酸镁水泥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崔棚;磷酸镁水泥及其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性能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7 毛敏;磷酸镁水泥耐水性机理与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黄义雄;磷酸镁水泥的粉煤灰改性与修补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唐浩;磷酸镁水泥体系中钢筋锈蚀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6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46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