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考虑装置失效的高层建筑舒适度生命周期设计

发布时间:2018-03-24 06:31

  本文选题:高层建筑 切入点:感振率模型 出处:《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年05期


【摘要】:鉴于个体对风致振动反应的不确定性及差异性,结合日本的AIJ(Aru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简称AIJ)标准,建立评价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性能水平的感振率模型,对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生命周期费用模型进行修正,并在模型中考虑了风振控制装置失效对结构舒适度性能的影响。利用修正模型对高层建筑调频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简称TMD)、调频液柱阻尼器(tuned liguid column damper,简称TLCD)以及组合调谐阻尼器(combined tuned damper,简称CTD)安装与否进行投资决策。研究表明:考虑振动装置失效时结构1年内的感振率可达到不考虑装置失效时的1.4~3倍;基于修正模型进行各阻尼器方案比选时,CTD的减振效率和生命周期费用都介于TMD和TLCD之间,是个很有竞争力的选择。
[Abstract]: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and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 response to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IJ(Aru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AIJS) standard, a vibration sensitivity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mfort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life cycle cost model 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 is modified. The effect of failure of wind-induced vibration control device on the comfort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The modified model is used to modify the tuned mass dampers (TMDs), tuned liguid column dampers (TLCD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uned mass dampers (TLCDs) for high-rise building FM mass dampers (FM mass dampers) and 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s (TLCD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vibration rate of the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failure of the vibration device within one year can be 3 times as high as that when the failure of the device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amping efficiency and life cycle cost of each damper scheme based on modified model are between TMD and TLCD, so it is a competitive choic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资助项目(14XD1423900)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09dz1207704)
【分类号】:TU9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春,王沁平,王琦;调频质量阻尼器的设计和安装[J];上海建设科技;2001年01期

2 黄本才;;国外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J];结构工程师;1989年03期

3 刘晖,唐家祥;主动调频质量阻尼器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风中的应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0年02期

4 方小兵;高层建筑风振反应被动控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顾明,王晓勇;用主动调频质量阻尼器控制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3期

6 李作勇;高层建筑有了新能源[J];华中建筑;2000年01期

7 李阎魁;高层建筑的发展研究与展望——兼论现代高层建筑在上海的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聂凤兰;世界级高层建筑排行榜[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1年05期

9 ;上海高层建筑知多少[J];制冷技术;2003年04期

10 刘子泉;;加强高层建筑在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J];广东科技;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君;王伟;;高层建筑问题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2 颜凯;刘超;杨树;;高层建筑后期施工的难点及对策[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上)[C];2007年

3 杜希;谢春龙;;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磊;;高层建筑的水暖施工问题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王坤亮;张帅;魏翌伟;;关于高层建筑火场供水的几点思考[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连盛;刘建;韩辉;;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展望[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金鸣;张琦;;论高层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8 史文海;李正农;;松软基础上几幢高层建筑振动特性测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9 邓永旗;金明;;解决高层建筑结构差异沉降的方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怀明;;浅谈加强对珠海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A];2012年广东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选[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新政;和田高层建筑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加[N];和田日报(汉);2010年

2 武永清;省城高层建筑数量成了一笔糊涂账[N];太原日报;2010年

3 马继锋;高层建筑:赤峰城市发展的划时代标志[N];赤峰日报;2007年

4 苏萍 杨俊媛;高层建筑的关键在于基础[N];红河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维敏;发展高层建筑是城市的必由之路[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敏娜;高层建筑将逾万座超高层即刻破百[N];辽宁日报;2011年

7 龙翔;透过高层建筑看地域性[N];建筑时报;2013年

8 贾中山;北京高层建筑应急装备标准化试水[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3年

9 吴建强 方辉;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与探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园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难题待解[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亚林;基于风洞试验的高层建筑动力荷载响应相关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覃力;日本高层建筑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刘刚;气动发射式高层建筑灭火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姜利勇;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颜桂云;地震、风激励作用下高层建筑振动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申建红;强风作用下高层建筑风场实测及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杜轲;强震下高层建筑反应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平台开发[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8 郑朝荣;高层建筑风荷载吸/吹气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董安正;高层建筑结构抗风可靠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宋德传;多高层建筑结构组合控制理论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明增;高层建筑的开放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邵树琴;高层建筑提高施工效率方法的理论性分析[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牛培培;某带高位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4 王新;运动龙卷风冲击高层建筑数值模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梁倩;高层建筑对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6 范士阔;某回字形平面带桁架且超长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伟;合肥市某高层建筑在动荷载作用下力学特性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裴景希;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9 宣国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及计算[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赵瑞峰;高层建筑实用型个体自救逃生装置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57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57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