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视角下的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研究
本文选题:多中心 切入点:城市功能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多中心战略源于城市规划学中的花园城市、卫星城、新城及有机疏散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拥挤问题、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作为一种高效的城市空间组织方式,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多中心结构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且能够有效降低城市通勤时耗。事实上,多中心结构在当今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发展的一种共同趋势。在我国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多中心”已成为挥之不去的情结。城市功能空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以增量规划为主的“摊大饼”式的发展愈发显得难以为继。城市无序扩张、居民职住分离、城市功能错置、土地利用效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凸显,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市居住、生产、消费、娱乐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使得城市功能空间表现出扁平化、复合化及多样化的复杂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城市功能空间研究面临研究范式的转型和方法内容上的革新,因此亟需开展理论更新与实证研究。立足于学科发展和政策改革探索的理论与现实需求,基于互联网开放“大数据”和传统城市调研“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及网络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论文从多中心的理论视角,系统的研究了长春市中心城区居住、办公、商业、休闲、交通五种类型功能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功能中心通勤关联、功能要素多尺度复合及功能空间组织模式与机理,以期丰富和拓展城市规划学、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功能空间研究内容,为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的优化提供科学建议。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研究背景、思路框架及理论基础。首先,在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引出论文研究的科学问题,并明确研究的目标、意义及思路;其次,介绍研究区域概况,说明研究数据的获取、处理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梳理国内外城市功能空间研究的相关内容,奠定多中心视角的城市功能空间研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从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功能中心关联及功能要素复合三方面系统分析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特征。首先,在介绍各功能空间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功能空间的发展演变及功能要素的整体分布格局。然后,通过对各功能空间功能中心的识别,分析各功能中心体系的能级结构特征;并采用参量替代法,选择城市公共交通的交通关联,定量化分析各功能空间内部及功能空间之间的通勤关联特征。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功能复合相关研究的梳理,提出基于格网划分的信息熵及区位熵测度方法,测度城市功能要素的复合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并从城市片区、街区两个尺度探讨城市功能要素复合的类型特征及其兼容性。第三部分(第六、七章):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模式凝练及论文结论总结。首先,通过多功能中心的叠加,从形态多中心与功能多中心两个方面,总结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的多中心结构模式。然后,从城市发展的历史因素影响、公共政策的宏观调控引导、规模集聚经济效应驱动、居民消费结构与行为影响、功能要素的内在特性选择、信息革新与交通技术进步等方面探讨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对各章节的系统梳理,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并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研究发现:(1)长春市城市功能要素总体呈现中心集聚与外围分散并存的分布态势,各类型功能要素分布的“中心-外围”空间差异显著。(2)功能中心体系能级结构差异较大,形态多中心特征显著,居住空间、办公空间、商业空间高等级中心相对较多,且发展成熟;休闲空间发展缓慢,功能中心较少,且规模、密度均比较低。(3)基于通勤联系的功能多中心表现各异,与形态多中心有所区别,部分地理分布上表现出形态多中心的功能空间并未形成真正的功能多中心。(4)城市功能空间不匹配现象明显,通勤联系视角下,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表现出强关联特征,职住分离程度较高,且通勤关联受功能中心能级大小影响显著。(5)城市功能复合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复合度的空间分异受土地价格、休闲要素分布影响较强,受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及功能要素总量影响较弱。(6)城市功能复合类型的多尺度表现不同,但功能要素间的兼容性总体一致,休闲功能具有最高的兼容性,商业、办公功能次之,居住功能最弱。(7)城市功能空间呈现强主中心、弱次中心的多中心结构模式;功能中心整体处于由单核集聚向多核、多层集聚的过渡阶段,部分功能的郊区化趋势明显,功能要素集聚与分散并存。(8)城市功能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因素影响、公共政策的宏观调控引导、规模集聚经济效应的驱动、居民消费结构与行为影响、功能要素的内在特性选择及信息革新与交通技术进步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彦随;李进涛;;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J];地理学报;2017年01期
2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年01期
3 浩飞龙;王士君;;基于网络口碑的长春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2016年06期
4 吴康敏;张虹鸥;王洋;吴旗韬;叶玉瑶;;广州市多类型商业中心识别与空间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8期
5 李洪波;夏日;;国外城市休闲空间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16年07期
6 浩飞龙;王士君;;长春市零售商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J];地理科学;2016年06期
7 韩昊英;于翔;龙瀛;;基于北京公交刷卡数据和兴趣点的功能区识别[J];城市规划;2016年06期
8 陈蔚珊;柳林;梁育填;;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16年04期
9 池娇;焦利民;董婷;谷岩岩;马雅兰;;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及其可视化[J];测绘地理信息;2016年02期
10 赵渺希;黎智枫;钟烨;Derudder Ben;;中国城市群多中心网络的拓扑结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付刚;我国省会城市城市功能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阳;长春市交通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耦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钱学敏;城市购物与休闲消费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大贵;特大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及其调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69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66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