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叠层剪切箱的研制及模型土体振动台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叠层剪切箱 切入点:振动台试验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S2期
【摘要】:在结构 土体动力相互作用试验中,最常用的盛土容器是叠层剪切箱。在总结国内外剪切箱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刚度可调的二维叠层剪切箱,改进了箱体层间滑动装置。通过地震激励下模型土体试验,验证了该剪切箱很好的解决了单向水平地震输入时的边界效应,研究了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变化形态和非线性特征,得到了土体剪应力随地震动峰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高度处土体的位移分布接近第一振型,土体剪应力和剪应力 剪应变滞回曲线的包络面积都随着地震动峰值的增大而增加,但是上下部土体的剪应力增加速率存在明显不同。
[Abstract]:In the structural soil dynamic interaction test,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oil container is the laminated shear box.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shear box at home and abroad, a two-dimensional laminated shear box with adjustable stiffness is developed, and the sliding device between layers of the box is improved.Through the model soil test under earthquake excitatio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shear box can solve the boundary effect of unidirectional horizontal earthquake well, and the displacement variation an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under seismic action are studied.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peak value of soil shear stress i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of soil is close to the first mode at different heights, and the envelope area of shear stress and shear strain hysteretic curv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eak value of ground motion.However, the increase rate of shear stres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oil mas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6A-1004)
【分类号】:TU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祥;关于土体自然裂缝的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1999年04期
2 胡志旭;姚令侃;王建;马贵臣;;面波测试在汶川强震区土体损伤调查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3 李海洪;孙厚德;徐满清;黄红军;;基于TRM法的3D层状土体动力响应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杰;桑丹;王涤平;李林;;非连续连接的叠层钢梁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3年04期
5 范家让,,丁克伟;周边固支强厚度叠层开口圆柱壳的精确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4年04期
6 俞琳;;新世界·丽晶国际:极致大开间叠层,百米空中“墅式”生活[J];楼市;2013年Z6期
7 李涛;李升才;;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蔡新江;田石柱;;振动台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11年S1期
9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10 李翠杰;唐兴荣;;钢筋混凝土单跨叠层转换结构的静力分析与比较[J];江苏建筑;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叠层复合材料厚板壳分析的边界元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2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3 程绍革;齐娟;;两个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对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李凡;董宝;;广州粤财大厦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裘宗濂;来晋关;宝志雯;;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6 邓振丹;姜忻良;韩阳;韩宁;;新天津图书馆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7 唐亮;凌贤长;徐鹏举;苏雷;张效禹;张勇强;;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8 纪金豹;张士练;闫维明;马华;;悬吊煤斗结构减震理论与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9 朱旭东;吕西林;卢文胜;;证大喜玛拉雅酒店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王贵华;刘伟庆;丁勇;戴雅萍;;高层建筑箱形转换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秦娜;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首次大型振动台试验成功[N];甘肃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智能;考虑结构性的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学良;土体动力特性、复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及其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3 汪强;基于振动台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系统构建及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4 石启印;高耸机场塔台结构风洞及振动台试验研究与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5 刘海卿;SMA绞线—叠层橡胶复合支座及其隔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吴薪柳;桩—土—复杂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及桩—土相关参数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凯;交河故城台地危险土体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滕康;一般边界条件下任意厚度叠层地基板的混合变分解[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林志煌;某超限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简化探讨[D];广州大学;2015年
4 张淑娴;粗料石砌体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王磊;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动力反应的比较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
6 杨鹏飞;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地震区夹层边坡支挡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梁志豪;长周期地震反应谱振动台试验验证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暴印铜;三参量控制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及TLD减振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蒋玉敏;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苟欣;村镇建筑复合隔震技术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30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3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