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室外机方案CFD模拟及优化
本文选题:超高层建筑 + 多联机空调 ; 参考:《暖通空调》2017年11期
【摘要】:对某实际超高层建筑工程多联机空调室外机方案进行了CFD模拟和优化。超高层建筑室外机方案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采取措施减弱、避免热浮力效应对室外机运行环境的不利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设置侧面进风通道、室外机错位摆放、去层摆放的措施对热浮力效应起到了减弱和近似切断的作用,对室外机运行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在避难层布置室外机是避免热浮力累积效应比较行之有效的措施。考核了室外风速对室外机运行的影响。
[Abstract]:The CFD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ulti-line air-conditioning outdoor unit scheme for a practical super-high-rise building project are carried out.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outdoor unit scheme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is to take measures to weaken and avoid the adverse effect of thermal buoyancy effect on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outdoor uni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s of setting side air inlet passage, misplacing of outdoor unit and removing lay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eakening and cutting off the thermal buoyancy effect,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outdoor unit obviously.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void thermal buoyancy accumulation by installing outdoor units in the sheltered layer.The effect of outdoor wind speed on the operation of outdoor unit was evaluated.
【作者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分类号】:TU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章星;风冷室外机安装位置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6期
2 张燕;金梧凤;蒋悦波;朴完奎;;凹槽内多台室外机安装方式的模拟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2期
3 薛覆陆;姚桂菊;黄志祥;李丽;周孝清;;避难层室外机布置方式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制冷;2013年01期
4 程卓明;黄钊;马勇;;百叶窗开度对室外机运行环境影响分析[J];暖通空调;2009年01期
5 冀卫兴;高金龙;;风冷室外机安装位置问题探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李强;许益霖;;某超高层住宅室外机方案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2年06期
7 何德芳;;风冷变频空调室外机热环境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8期
8 叶宏,华君,叶瑞芳;住宅空调器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与节能[J];住宅科技;2003年07期
9 姜彩玲,田杰,陈江平,欧阳华,杜朝辉,陈芝久;空调器室外机流场和噪声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10 谷德军;王剑波;朴完奎;刘杨;金梧凤;;室外机室格栅对空调运行环境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锦标;;无静压多联机室外机在高层建筑中的散热问题[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2 白汉平;李惟钟;;京广大厦——中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诞生记[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3 于岱峰;苗晓辉;王召泽;;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红军;;超高层建筑设计——南京新华大厦[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5 倪明;;浅析超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技术[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朱川海;方朔;赵昕;丁鲲;;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超前施工结构性能分析与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王伟;;超高层建筑消防联动系统分析[A];2012年广东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选[C];2012年
8 陈浩;;某超高层住宅案例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斌;李筱斌;包洪兴;;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陈龙珠;梁发云;刘玮;严平;;香港某超高层建筑倾斜原因综合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鸣;中国超高层建筑走势[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曾雅亓 欣欣 杨凯;广州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N];广东建设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汤璇;超高层建筑宜少不宜多[N];广东建设报;2007年
4 吴琼;发展超高层建筑是大势所趋[N];广东建设报;2008年
5 张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超高层建筑[N];建筑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凡;超高层建筑:零耗能生长[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记者 赛豫龙;厦门步入“超高层时代”?[N];厦门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任佳;科技托起超高层建筑[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曾佑蕊;“天空之战”忧虑:超高层建筑需理性对待[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记者 王铭辉;首届中国超高层建筑高峰论坛在沪举行[N];建筑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邓挺;500m以上量级典型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魏奇科;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研究1[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小康;典型超高层建筑风效应及风振控制[D];汕头大学;2010年
4 朱杰;超高层建筑竖井结构内烟气运动规律及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郅伦海;城市中心边界层风特性及超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陈辉;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7 金虎;X型超高层建筑三维风荷载与风致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展萌;家用空调室外机运行环境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蒋悦波;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周围热环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3 龚强;超高层建筑的人性化尺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张万开;某超高层巨型支撑框架—核心筒结构地震倒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姜勇;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若玉;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及结构方案对比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7 李胜兵;超高层建筑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8 胡小俊;考虑风速风向分布特征的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精细分析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修雨琛;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D];东南大学;2015年
10 邹宇翔;ABAQUS在超高层建筑结构应力损伤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46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4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