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及实用抗震技术分析与研究
本文选题:村镇建筑 + 抗震鉴定方法 ; 参考:《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些年地震灾害对我国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村镇地区的自建房破坏程度十分严重。因此,有必要对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鉴定以及抗震性能的提升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本文以山东省的村镇建筑现状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山东省村镇建筑,尤其是自建房的系统调研,分析总结了全省各个地区村镇建筑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鉴定方法以及使用低造价隔震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具体建议。其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对山东省村镇建筑调研成果的梳理,总结了山东省各地区村镇建筑的结构特点以及结构类型分布,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2)在总结分析常用建筑抗震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基于美国的FEMA-154快速鉴定法,提出了针对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实用快速鉴定方法,与我国的抗震鉴定规范进行了比较,以山东省临沂市的调研对象为例验证了其方法的可行性。(3)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隔震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总结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隔震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技术特点,结合村镇建筑的实际以及具体算例对比,分析讨论了低造价实用隔震技术在村镇建筑中的应用前景。(4)利用SAP 2000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隔震系统的村镇建筑进行了时程分析,对比了不同隔震系统的层间剪力、层间加速度以及位移,分析讨论了其各自动力反应的特点。(5)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低造价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构造措施,总结了其优点、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设计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arthquake disasters have caused inestimable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villages and towns, where the damage to self-built houses is very serious.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in villages and towns.Tak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illage and town archite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village and town architecture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province through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village and town buildings in Shandong Province, especially the self-built houses.The appraisal method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village and town buil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ow cost isola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village and town building are put forward.The concret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by comb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village and town building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 types of the village and town buildings in various reg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2)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and analyzing the commonly used seismic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buildings, and based on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FEMA-154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ractical rapid appraisal method for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in villages and towns is put forward.Compared with the code of seismic identification in China,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taking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of isol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solation technology at present, and compares the actual and concrete examples of the buildings in villages and town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low cost and practical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village buildings. It makes use of SAP 2000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time history of village buildings with different isolation systems, and compares the interstory shear forces of different isolation systems.In this paper, the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between flo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ynamic respons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structural measures of the main low cost building isolatio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advantag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ossible problems are analyzed.Further design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采用隔震技术[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1期
2 ;“新型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熊森;;建筑隔震技术及其进展[J];山西建筑;2009年32期
4 吕军水;;国内外隔震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J];山西建筑;2012年23期
5 ;从雅安地震再看隔震技术及其应用[J];特种结构;2013年03期
6 ;日本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J];工业建筑;1992年02期
7 蔡长赓;建设部发出关于采用隔震技术的通知[J];广州建筑;1998年03期
8 马正茂,蔡晓悦,许正明,黄永林;浮放设备隔震技术标准应用实例[J];地震学刊;1999年04期
9 候宝隆;日本隔震技术的新发展与控震技术的实际应用[J];工业建筑;2000年11期
10 苏经宇,曾德民;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国桢;宋新初;;建筑隔震技术在杭州的应用与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李立;;隔震技术必将发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3 汤爱平;盖丽华;钟儒宏;;地震大位移作用下的管道隔震技术[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4 张雪亮;黄永林;杨伟林;章熙海;;高阻尼增强隔震橡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李海龙;文静;杨红义;;浅议日本核电站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黄永林;温书;张雪亮;;隔震技术发展对下世纪建筑地震安全性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7 何明胜;申继红;汤建平;石磊;;复合隔震技术在大开间住宅方案中的应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韩家军;杨华;任思泽;佟建国;;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地区应用技术经济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魏正昆;王成;;夹层橡胶垫隔震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10 郭小敏;;浅谈建筑隔震技术原理及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小列;专家吁请强制推广隔震技术[N];中国建设报;2013年
2 李传智 邱熙;隔震技术进入推广[N];建筑时报;2013年
3 记者 张哲浩;隔震技术可使震后伤亡减少50%—80%[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郑天虹;灾后重建应推广运用隔震技术[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记者 张居正;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采用隔震技术[N];云南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朱玉尊;广大研发古文物隔震新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0年
7 王伦成;中南建设全国最大单体抗隔震工程[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李力 本报记者 吴奇;合肥推广“夹心饼干”隔震技术[N];合肥晚报;2014年
9 杜鹃;四个说法诠释防抗震新理论[N];广东科技报;2008年
10 李传智 邱熙;首个佛山国家地震安全示范区通过评审[N];广东建设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俊峰;桥梁三维隔震分析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淼;隔震技术在增层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2 李琪;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徐培淞;铁路摇摆隔震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贾登峰;基底隔震桥墩振动台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何双;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全寿命地震易损性分析[D];广州大学;2015年
6 胡锐光;基于不同规范下连续梁桥抗震分析及隔震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超;村镇建筑低造价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朱松岭;多维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冯亚辉;石结构滑移隔震灰缝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10 高智乐;利用摩擦摆支座对既有桥梁隔震加固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5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