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膨胀剂和钢管侧限对混凝土徐变应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5 02:16

  本文选题:侧限 + 膨胀剂 ; 参考:《复合材料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膨胀剂质量分数和钢管侧限对混凝土徐变应变的影响,共进行了12组有、无钢管侧限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结果表明:加载龄期到480天的试验试件中,有钢管侧限的混凝土徐变应变约是无钢管侧限徐变应变的0.175~0.181倍,钢管侧限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应变。同时进行了三种不同质量分数膨胀剂(质量分数分别为4%、8%和12%)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有、无钢管侧限的混凝土结构,膨胀剂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徐变应变的影响关系为:质量分数4%时,结构徐变应变均最大;质量分数为8%时,结构徐变应变次之;质量分数为12%时,结构徐变应变最小。通过钢管侧限对混凝土的套箍效应计算分析表明,在混凝土结构加载应力相同情况下,有钢管侧限的混凝土结构应力比小于无侧限的混凝土结构应力比;钢管侧限对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增加,限制了混凝土纵向变形;随着应力比的减小,结构徐变变形减小。同时应用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分析膨胀剂的作用机制得出:水泥浆中膨胀剂水化产生粗棒状、互相交叉的三硫型硫铝酸钙(AFt)结晶体,填充在原来被溶液占据的小孔里,使水泥石更密实。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 expansive agent and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on creep strain of concrete, 12 groups of concrete creep tests without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ep strain of concrete with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is about 0.175 ~ 0.181 times that of that without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and the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greatly reduces the creep strain of concrete.At the same time, concrete creep tes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ree kinds of expansive agents with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mass fraction of 4% and 12%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mass fraction of expansive agent on creep strain of concrete structure without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is as follows: when mass fraction is 4, creep strain of structure is the largest, and creep strain of structure is next when mass fraction is 8.When the mass fraction is 12, the creep strain of the structure is minimum.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oop effect on concrete by the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it is shown that the stress ratio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the lateral limit of steel tub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no lateral limit under the same loading stress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The lateral restraint of steel tube on concrete limits limits 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and the creep deform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stress ratio.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sm of the expansion agent was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econdary electron imaging.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ydration of the expansive agent in the cement slurry produced coarse rod shaped, intersecting calcium sulphoaluminate (AFT) crystal, which was filled in the pore occupied by the original solution.Make the cement stone more dense.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5QNRC001) 飞天学者特聘计划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IRT_15R29) 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145RJIA332) 兰州交通大学(201606)优秀平台资助 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科技团队支持计划资助(2017C-08)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忠光;;膨胀剂的正确使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年01期

2 刘德春;熊小丽;;新型双膨胀源膨胀剂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6期

3 游宝坤;;答罗建成同志的质疑——再谈三膨胀源膨胀剂[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2年02期

4 赵顺增;;创新发展是膨胀剂行业的唯一出路[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13年02期

5 李亚玲;由膨胀剂和粉煤灰加试安定性引来的思考[J];粉煤灰;2002年05期

6 ;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条文说明[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4年01期

7 高培伟;卢小琳;唐明述;;膨胀剂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马井娟;袁少华;张春鹏;;商品混凝土中如何正确使用膨胀剂[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2期

9 陈平;王红喜;王英;;一种钢渣基新型膨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膨胀剂和补偿收缩混凝土常见知识问答[J];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膨胀剂和补偿收缩混凝土常见知识问答[A];第二届膨胀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论文集[C];2005年

2 刘松柏;周玉军;吴金国;谢玉;;耐久型膨胀剂的研制与膨胀剂发展探索[A];纪念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苏慕珍;杨思忠;王军民;;浅论无机膨胀剂[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栋民;;论膨胀剂的不可替代性[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阎培渝;;科学使用膨胀剂需要注意的问题[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乃珍;刘翠华;谢敬坦;张立新;雷亚光;;膨胀剂颗粒级配研究[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游宝坤;;关于膨胀剂颗粒级配对膨胀剂性能的影响[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方瑞良;姚彬;周容;饶居香;韩开洪;刘佳龙;;膨胀剂的颗粒组成与限制膨胀率的关系[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顺增;刘立;;膨胀剂颗粒组成对膨胀收缩性能的影响——兼论有效膨胀和最佳粒径范围[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旭峰;游宝坤;;膨胀剂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苗苗;胶凝材料组成和温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梦君;化学外加剂对水泥石碳化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薛爽;硬石膏类膨胀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吴杰;水泥中调凝组分对膨胀剂作用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贾博雅;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优化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5 申文萍;粉煤灰对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高杨;深冻结井壁高性能纤维膨胀防裂抗渗混凝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明喜;基于含镁尾矿制备氧化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彭丙杰;陶粒自养护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2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52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