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破碎带层状场地和均匀场地地震响应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断层破碎带 + 地震动 ; 参考:《振动与冲击》2017年01期
【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在时域内研究了含破碎带层状场地的地震响应,比较分析了含破碎带层状场地和等效均匀场地对地震响应影响的差别,以及破碎带宽度、刚度和倾角等因素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等效后的均匀场地相比,层状场地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短、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大,当场地中存在破碎带时,层状场地中破碎带对地震波的散射效应更强,其竖向加速度的最大峰值显著大于等效均匀场地。断层破碎带宽度、刚度、倾角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与等效均匀场地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层状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均大于等效均匀场地;层状场地加速度反应谱的第一峰值与等效均匀场地相近,第二峰值大于等效均匀场地,其值受破碎带宽度和倾角的影响较大。
[Abstract]: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layered site with a fractured zone in time dom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yered site with a fractured zone and an equivalent uniform site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and the width of the fractured zone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 of stiffness and inclination on seismic 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of layered site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uniform site, and the acceleration spectrum of layered site has a large amplification effect on ground motion. When there is a broken zone in the site, the scattering effect of broken zone in layered site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layered site. The maximum value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equivalent uniform site. The effect of fracture zone width, stiffness and inclination angle on the ground mo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equivalent uniform site.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the layered sit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equivalent uniform site; The first peak value of the layered sit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equivalent uniform site, the second peak value is larger than the equivalent uniform site, and its value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width and inclination of the broken zone.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183)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2JCZDJC29000)
【分类号】:TU4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局部断层场地对P波的散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2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含断层破碎带场地对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J];地震学报;2010年03期
3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局部断层场地对平面SV波的散射[J];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05期
4 刘晶波;刘祥庆;赵冬冬;;垂直断层破碎带对Rayleigh波传播与场地地震动反应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08年06期
5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三维竖向断层场地对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2期
6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竖向断层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7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竖向地裂缝附近的地面运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8 刘向峰,王来贵;非发震断层场地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李山有,马强,武东坡,杨柏坡;断层场地地震反应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10 曹炳政,罗奇峰;浅层断层对场地地震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地震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明珠;曹鑫雨;常议彬;胡海芹;;断层破碎带对场地地震动的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年06期
2 习聪望;何少林;陈文凯;;地震灾害人口易损性评估——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例[J];地震研究;2016年02期
3 巴振宁;冯领香;梁建文;;无破碎带断层场地对SH波的散射[J];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4 王启耀;胡志平;王瑞;罗丽娟;;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地表加速度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5年12期
5 李平;薄景山;袁一凡;肖瑞杰;刘红帅;;汶川地震中九襄断裂对汉源烈度异常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6 冯军;张彬;黄骁;孙进忠;柏永亮;霍东平;;北京延庆新城规划区场地动力响应数值模拟[J];现代地质;2014年06期
7 林义;黄云艳;孙克勤;;地下空洞的面波探测[J];科技导报;2014年32期
8 胡志平;王启耀;罗丽娟;马胜龙;刘安龙;;“y”形地裂缝场地主次裂缝地震响应差异的振动台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9 赖强林;杨笑梅;;复杂V型谷地条件下地震动数值模拟的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10 苏欣;杨笑梅;;谱元法模拟地裂缝场地地表地震波传播[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建文;冯领香;巴振宁;;含断层破碎带场地对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J];地震学报;2010年03期
2 石崇;徐卫亚;周家文;张金龙;;节理面透射模型及其隔振性能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3 朱庆杰;陈艳华;蒋录珍;;场地和断层对埋地管道破坏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09期
4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三维竖向断层场地对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2期
5 梁建文;巴振宁;;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6 周正华;温瑞智;毛国滨;王玉石;王宇欢;杨程;;Rayleigh波入射情形下的断层效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7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竖向断层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8 刘晶波;李彬;;Rayleigh波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10期
9 杨笑梅,王海涛,杨柏坡;竖向地裂缝附近的地面运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10 刘晶波,李彬;三维黏弹性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J];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梦春;;破碎带取心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1993年05期
2 关德新;地下水从钻孔中流过引起钻孔强烈漏水的处理方法[J];探矿工程;1959年03期
3 丁丽青,,
本文编号:1783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78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