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超声波透射法在桩身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7 06:31

  本文选题:桩基 + 超声波 ; 参考:《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桩基础是处理软弱地基、减少建筑物沉降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我国建筑业事业的迅速发展,桩基得到挂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桩基是地下隐蔽工程,受施工工艺、地质条件、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一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桩身的质量,从而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目前桩基质量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强度和缺陷,是在不影响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能或其他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检测并推定混凝土强度或评估混凝土缺陷,由于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直接、快速、灵活、重复、可靠、经济等优点,在工程检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超声波桩基质量检测的历史与进展,以及灌注桩常见的缺陷问题,其次,通过介绍超声波的基本原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分析混凝土中的声学参数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最后将灰色理论引入到超声波质量判定中,对超声波质量检测中的各种声学参数采用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的方法,并且采用了实例分析和验证。得到灰色聚类判断结果与传统方法判断结果一致,证明了综合判别法的准确性;对于使用传统方法判断不准确甚至无法判断的现象,灰色聚类综合判别法能达到一定的判别效果,显示了其优越性。
[Abstract]:Pile found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al with soft foundation and reduce building settle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pile foundation is widely used. However, the pile foundation is an underground hidden project, which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eological condition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so on. The failure of any link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pile body and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of superstructur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testing the quality of pile foundation. Among them, ultrasonic testing of concrete strength and defect is done without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 or component or other functions.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direct, rapid, flexible, repetitive, reliable, economical and so on,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of concret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testing because of its direct, fast, flexible, repeatable, reliable and economical advantages, such as direct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concrete strength or evaluation of concrete defects.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history and progress of ultrasonic pile foundation quality insp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common defects of cast-in-place pile. Secondly, by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ultrasonic wave, combined with concret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oustic parameters and concrete quality is analyz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grey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ultrasonic quality evaluation, and the grey clust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oustic parameters in ultrasonic quality detection, and an example is used to analyze and verify it. The result of grey cluster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hich 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rehensive discriminant method, and for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not accurate or even can not be judged. The grey clustering comprehensive discriminant method can achieve certain discriminant effect and shows its superiority.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473.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旭宁;戴锋;;反恐分队作战效能的灰色聚类方法评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年01期

2 冯玉国;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造浆粘土[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0年02期

3 胡斌武;;灰色聚类原理用于水电站装机选择[J];水电能源科学;1991年03期

4 李清富,胡群芳,刘文,冉纲伦;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2期

5 周凌;王文勇;马晓丽;;灰色聚类对金沙江水质的综合评价[J];四川建筑;2005年06期

6 周彦兵;郭卫萍;;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企业员工的招聘与选拔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王三喜,刘玉荣,屈洋,李大鹏;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灰色聚类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3期

8 胡凯;;基于灰色聚类的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沈珍瑶;;灰色聚类方法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J];辐射防护通讯;1993年06期

10 宋江敏,刘加伶;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模型及应用[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灿平;;灰权一灰色聚类方法及工程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黎传琦;李思泽;;灰色聚类评估在信贷风险中的应用(英文)[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吕凤虎;李宜敏;罗爱民;罗雪山;;一种改进灰色聚类评估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查金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薛俊芳;高建刚;;基于灰色聚类的子拆卸体划分[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牛继强;;基于赋权共原点灰色聚类的区域资源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董春;吴春华;孙晓利;;基于灰色聚类的中国重要城市期间综合竞争力评价与空间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平;谷利泽;杨义先;;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宜峰;张治;谢志毅;;灰色聚类决策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思峰;;定权灰色聚类与长葛县综合发展规划评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明洋;基于灰色理论煤矿事故致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自明;基于多层次灰色聚类模型的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吴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4 贺映全;超声波透射法在桩身检测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陈玮;基于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的空气质量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坤;灰色预测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7 田学农;基于DGA的变压器绝缘故障灰色聚类诊断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9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09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