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耍头拟昂现象与六铺作的缺失——以晋东南地区为例
本文选题:耍头拟昂 + 六铺作 ; 参考:《建筑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耍头自产生伊始,最先模拟下昂昂尖的形态,其后随着梁架与铺作节点的改变,逐渐缩短并丧失结构功能;同时,在使用昂形耍头的木构中六铺作斗h1亦集体缺失。本文从构造做法和外观形象两条线索出发,以遗存数量丰富且时代接续的晋东南地区为例,诠释耍头拟昂与弃用六铺作两种现象间的内在关联,以期揭示构件选型与构造节点设计间的连带性问题。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it first simulated the form of high point, then with the change of beam frame and paving joint, it gradually shortened and lost the function of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six shops as bucket H1 were also missing in the woode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two clues of structural practice and appearance im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abundant number of remains and the succession of the times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henomena, namely,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and to abandon the six shops as the two phenome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contiguity between component selection and structural node design.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40847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基金项目(DB02084)
【分类号】:TU36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贵祥;;关于唐宋建筑外檐铺作的几点初步探讨(三)[J];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02期
2 钟晓青;;关于g揾1与铺作的一些思考[J];建筑创作;2010年06期
3 王贵祥;;关于唐宋建筑外檐铺作的几点初步探讨(二)[J];古建园林技术;1987年01期
4 吴玉敏;从唐到宋中国殿堂型建筑铺作的发展[J];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01期
5 隋鑓;赵鸿铁;薛建阳;谢启芳;刘义;;古建木构铺作层侧向刚度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3期
6 钟晓青;;斗h1、铺作与铺作层[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08年00期
7 张十庆;;从井干结构看铺作层的形成与演变[J];华中建筑;1991年02期
8 王贵祥;;关于唐宋建筑外檐铺作的几点初步探讨(一)[J];古建园林技术;1986年04期
9 冯建霖;张海彦;王欢;周海东;;古建筑大木作铺作层的振动分析[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10 张毅捷;;普拍方[J];古建园林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磊;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钟永;应县木塔g揾1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海娜;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抗震机理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蕊佳;河北易县开元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3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2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