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黏弹性减震结构的简化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07 19:39

  本文选题:土-结构相互作用 + 减震结构 ; 参考:《振动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首先在频域中建立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黏弹性阻尼单自由度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动力平衡方程,通过模态应变能法及结构体系的传递函数,推导出了结构体系等效周期及等效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并参数化分析了SSI效应对消能减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的高宽比及初始附加阻尼比对阻尼器的减震效率影响较大。通过等效方法将质量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多自由度减震框架体系简化为单质点体系进行抗震分析。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对考虑SSI效应的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评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Abstract]:First of all,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viscoelastic damping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system consider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is establish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modal strain energy method and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system are adopte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equivalent period and the equivalent damping ratio of the structure system is derived, and the effect of SSI effect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is analyzed parame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pect ratio and the initial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amping efficiency of the dampers. By equivalent method, the multi-degree-of-freedom frame system with uniform mass and stiffness distribution is simplified to single particle system for seismic analysis. Th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method has a certain accuracy and has a certa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seismic evaluation of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SSI effect.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815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302,51678301)
【分类号】:TU3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红英;;减震结构算例分析[J];江西建材;2008年03期

2 孙飞飞;曹鹄;;自回复跷动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3 顾培英,高明;单自由度减震结构体系分析[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5年02期

4 夏逸鸣,张韫美,赵惠麟;悬挂式层间减震结构地震反应的比较分析[J];工程力学;2000年06期

5 文银平,俞永敏;外套增层协同减震结构[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何文福;刘文光;杨骁;霍达;冯德民;;高架桥与建筑新型复合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参数影响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元战,何玉敖;夹层减震结构系统及其子系统复模态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8 王斌,王庆利,刘之洋;双向地震影响下抗震和减震结构变形的比较[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9 夏昌;谭平;张颖;傅大宝;;新型巨子减震结构动力特性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4年03期

10 董璞;联合减震结构体系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久建;蒋超;;黏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鹏飞;刘伟庆;王曙光;;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增春;何艳丽;陈务军;;iTMD减震结构的弹塑性静力和动力分析[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市均;日本隔震减震结构技术与设计[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久建;粘滞阻尼减震结构分析方法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元根;建筑减震结构随机振动及参数优化的时域显式解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丽;鞋底减震结构对足部减震系统影响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忱;基于性能的RCS组合框架减震结构设计方法和易损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杨龙;混合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蔡飞;粘滞阻尼减震结构动力分析的简化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穆蒙蒙;超弹性SMA减震结构随机振动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赵珍珍;复合填充墙框架减震结构的阻尼器及阻尼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金碧;框架剪力墙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和经济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9 吕憬;减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胡光园;加层减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8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58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