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横观各向同性砂土的强度准则”的讨论
本文选题:横观各向同性 + 强度准则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正《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第38卷11期刊出"横观各向同性砂土的强度准则"一文~([1])(以下简称"原文")。原文定义了一个新的无量纲各向异性参量∧(σ,F),用于度量应力张量与组构张量的相对方位,利用该各向异性参量将SMP准则推广,得到一个新的适用于横观各向同性砂土的强度准则。拜读原文后,受益良多,同时认为存在可以进一步完善之处,在此指出,以期探讨。
[Abstract]: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vol. 38, No. 11, 2016, published in the "strength criteria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Sand" ([1])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ic"). In this paper, a new dimensionless anisotropy parameter A (蟽 FN) is defined,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azimuth of stress Zhang Liang and fabric Zhang Liang. The anisotropy parameter is used to generalize the SMP criterion. A new strength criterion for transversely isotropic sand is obtained. After reading the original text, a lot of benefit, at the same time think that there can be further improvement, here pointed out, with a view to explore.
【作者单位】: 后勤工程学院岩土力学与地质环境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
【分类号】:TU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江达,范景伟,王桂芳,宗仁怀;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孔径变形法的三维地应力分析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2 张启辉,赵锡宏;横观各向同性土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梅国雄,宰金珉,赵维炳,殷建华;横观各向同性土体三维比奥固结有限层解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7期
4 王小岗,黄义;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的稳态动力响应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梅国雄,宰金珉,赵维炳;横观各向同性土体有限层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6 王小岗;;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上圆板的非轴对称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7年10期
7 王小岗;;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中埋置荷载的非轴对称瞬态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8期
8 李佳;高广运;赵宏;;基于2.5维有限元法分析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9 孙红,赵锡宏,崔飞;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弹性各向异性损伤分析[J];上海力学;1999年04期
10 孙红,赵锡宏,崔飞;横观各向同性土的弹性非线性损伤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世范;顿志林;刘宝琛;;水平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中位移计算[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姜增国;徐长佑;;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确定原岩应力的尝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正中;牟声远;牛永红;陈立杰;刘军;刘旭东;;横观各向同性冻土弹性常数及强度预测[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梅国雄;宰金珉;赵锡宏;殷宗泽;赵维炳;;三维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开挖问题有限层求解[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晋侃;薛松涛;陈诗慧;陈昒;;横观各向同性准饱和土中体波的传播[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6 王正中;袁驷;陈涛;;冻土横观各向同性非线性本构模型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刘凌;黄争鸣;;基体含横观各向同性纤维的现场强度[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复合材料检测与测试技术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卢应发;周盛沛;吴延春;罗先启;;横观各向同性地质材料刚度矩阵求解的研究[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薛松涛;谢丽宇;陈昒;李肇胤;;有阻尼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对入射SH波的响应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10 王旭升;;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的应变-渗透耦合效应[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志增;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吴大志;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与圆形基础的扭转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杨博;横观各向同性功能梯度板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运思;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巴西劈裂试验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典;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上各向异性矩形薄板的稳态振动解析解[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玉启;横观各向同性层状饱和土固结问题的反射—透射矩阵方法[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小昌;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6年
4 高雪冰;特殊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空间问题的位移与应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5 成志勇;直角坐标系下横观各向同性层状饱和地基与结构共同作用[D];同济大学;2008年
6 李波;不同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应力和位移场[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帅;对称轴倾斜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的半解析解[D];湘潭大学;2013年
8 王全胜;柱坐标系下饱和成层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与结构共同作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郑灶锋;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竖向振动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廖克武;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体瞬态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5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9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