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7 02:02

  本文选题:CO跨临界循环 + 热泵技术 ; 参考:《化工进展》2016年S2期


【摘要】: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其制冷剂工质为CO_2,不可燃,无毒,无刺激性气味,零臭氧层破坏能力(ODP=0)以及微乎其微的温室效应(GWP=1)而对环境无害,可从工业生产中回收,逐渐成为被广泛应用的热泵技术。本文从国内外CO_2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现状出发,总结概述了目前典型的CO_2热泵循环系统应用案例,如单级压缩供给加用热水系统、双级压缩带中间补气供给家用热水系统、家用供暖及供给热水于一体的双热泵单元家电辅热系统、大型公用建筑用CO_2热泵系统,并从系统层面对影响CO_2热泵循环系统效率的相关热力学参数进行循环分析,如水箱进出水温度、气冷器水流量、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等参数的控制。以期为未来CO_2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Abstract]:CO_2 transcritical heat pump cycle, the refrigerant CO2, non-flammable, non-toxic, non-irritant odor, zero ozone layer damage capacity of ODP0) and very little Greenhouse Effect GWP1)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can be recovered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widely used heat pump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CO_2 heat pump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cases of CO_2 heat pump circulatory system, such as single-stage compression supply and hot water system. Two-stage compression with intermediate air supply for domestic hot water system, home heating and hot water supply in one of the dual-heat pump unit home appliances auxiliary heating system, 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s used in CO_2 heat pump system,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CO_2 heat pump cycle system are analyzed from the system level, such as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and out of the water tank, the water flow rate of the air cooler, the refrigerant charge of the system,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_2 heat pump technology in China,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esig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分类号】:TU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J];制冷技术;2001年04期

2 王艮;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J];制冷;2001年04期

3 ;第十一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流体机械;2003年02期

4 王艮;第11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召开[J];制冷;2003年03期

5 高新宇;;热泵系统在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07期

6 赵巍;;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其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7 朱建国;段惠娟;尹世广;陈杰;;推动水(地)源热泵技术应用[J];建设科技;2008年17期

8 王艳;;热泵发展历史[J];节能;2009年06期

9 佐々木;京子;郭廷杰;;日本大力推广热泵、蓄热系统应用情况简介(二)——从空气中回收能源的热泵[J];节能;2009年07期

10 洪世民;;热泵技术的发展应用与节能减排[J];知识经济;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常瑜;;浅析热泵的应用[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2 孙晓军;;热泵·控制概述[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允川;尚会建;蒋梁鹤;王亮;杨立彦;郑学明;;环保节能的热泵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郑爱平;华舟萍;康彦青;马乐;;热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瑞琪;吴业正;;对我国热泵产品发展的看法[A];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谢栋辉;李文伟;;污水热泵在城市建筑供热、供冷中的应用[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爱平;孔帅;杨刚;;热泵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分析[A];07’中国西安能源动力科技创新研讨会及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焕璋;;新能源的开发与热泵技术的应用[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平;董敬宇;董际鼎;;地能热泵与空气能热泵技术实用价值与节能效果探讨[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文忠;冯永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废热热泵回收利用问题研究[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段金平;北京鼓励利用热泵系统供热制冷[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房菲;热泵:为何十年才做出十个亿[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记者 操秀英;新型热泵技术将工业废水变暖流[N];科技日报;2011年

4 李涛涛;凌天科技与中南大学“联姻”[N];湘潭日报;2007年

5 邓未未;热泵 绿色供暖新技术[N];北京日报;2008年

6 姜雨新;济南召开节能热泵技术交流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段金平 本报通讯员 赵瑛 王希强;为“低碳中国”添彩[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刘存瑞;节能热泵技术受重视[N];经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霞;大连冰轮友联在节能环保领域创新发展铸辉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姚蓉;热泵技术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花卉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剑峰;采集凝固热热泵系统的形式与工况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陈轶光;内燃机热泵独立供能系统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牛福新;三套管蓄能型热泵集成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赖海明;氯化钙—甲醇化学热泵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2年

5 王潇;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及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赵海波;空气源燃气机热泵的仿真优化及实验验证[D];天津大学;2007年

7 周湘江;HFC125临界热泵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8 齐子姝;地能利用热泵系统能量多样化机制及其效能[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杨福胜;基于数值模拟的升温型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优化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10 徐振军;独立式内燃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特性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瑞东;基于部件优化的电动汽车热泵系统性能提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冀佳蓉;热泵技术及其在空冷热电厂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徐鹏;新型太阳能光伏—热泵复合建筑供能系统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唐景立;余热回收式水源热泵的实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孙学杰;VM循环热泵系统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郜骅;热源塔热泵系统性能与优化运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彭旭;烟气源热泵系统开发及绕管式冷凝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姚志敏;开式吸附热泵生成蒸汽的实验研究及系统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9 郑聪;新型热泵操作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海峰;太阳能辅助热泵就仓干燥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9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899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