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南地区城镇空间历史地理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西南地区 + 城镇分布 ; 参考:《新建筑》2016年06期
【摘要】:以先秦至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时空地理关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相关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与堪舆图典的分析,从山川形胜、资源分布、交通区位、政治经略、战争部署、民族迁徙等六个方面评析了云、贵、川、渝四地城镇格局的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历史地理因素作用下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总体规律,以期深化人们对当前西南城镇群空间结构的解读。
[Abstract]:Taking the spatio-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the pre-Qin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maps, from the landscape shap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the traffic location, the political class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 pattern in Yunnan, Guizhou, Sichuan and Chongqing from six aspects of war deployment and ethnic migration. On this basis, the general law of urban distribution in southwest China under the action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is further summarize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后流动站;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2015BS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47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60265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06112016CDJXY190004)
【分类号】:TU9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壮达;《水经注》的“水WH陵”问题——广州历史地理问题研究之一[J];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刘不朽;·三峡探奥·之四十三 《水经注》与三峡《水经注·三峡》之历史地理、人文地理价值[J];中国三峡建设;2004年05期
3 任显坤;;浅谈水资源的和谐开发[J];地下水;2008年02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传棋;;如何重建台湾境内的小区域历史地理[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何元文;;竖沙煮盐历史地理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陈昌远;;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的历史地理看偃师商城遗址为汤都西亳[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孙继民;;序[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吴宏岐;王豫北;郭用和;;濮阳地区若干历史地理问题考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申有顺;毕雅玮;杨坤坤;;邯郸古都肇始的历史地理背景[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7 陈刚;;六朝时期长江建康河段的历史地理概貌及其变迁——以历史文献中“涛水入石头”及“广陵涌潮”、“牛渚春潮”现象的考察为中心[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夏星南;徐伯元;;试探武进县名及其地域的历史地理变迁——兼探齐梁故里之地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石剑峰;“中国教育缺乏历史地理基本知识”[N];东方早报;2012年
2 毛曦 于双远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从历史地理看自然环境的变化[N];文汇报;2003年
4 毛怡;重建过去的地理[N];光明日报;2014年
5 邢晓凤;历史地理观的培养[N];中国测绘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李楠;15载磨一剑的史地学家[N];山西日报;2001年
7 张传玺;向侯仁之先生学习历史地理[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葛剑雄 张超然 整理;师者之创新的传承[N];光明日报;2014年
9 董学增;一部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史地著作[N];中国文物报;2014年
10 明朗;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斌;明清浙江天主教史编年考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相金;历史地理视角下的中国酒业经济及酒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会娟;明清时期桂林城若干历史地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杰;道口镇兴衰的历史地理考[D];郑州大学;2009年
5 韩丽梅;地志《齐乘》述论[D];四川大学;2006年
6 朱喜乐;许昌历史地理三论[D];郑州大学;2010年
7 袁刚;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审视肃亲王对内蒙古的巡视[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郑利;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5年
9 裴洞毫;宋代夔州路砦堡地理考[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云静;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22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2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