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平面内损伤的阻尼填充墙框架平面外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阻尼填充墙 + 静力试验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为研究双向地震作用下阻尼填充墙(damped infill wall,DIW)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对3片经历了平面内拟静力加载试验的DIW进行平面外静力加载试验,研究DIW平面外的受力性能、变形模式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DIW的平面外受力阶段分为弹性、弹塑性、塑性和破坏4个阶段,各阶段的DIW平面外位移沿墙体高度分布均呈"三折线"形态;DIW具有一定的平面外抗侧刚度,与以低强度砂浆作为阻尼层的DIW相比,以SBS改性沥青卷材作为阻尼层的DIW平面外初始刚度明显较大,可更好地控制墙体的平面外变形。DIW通过砌体单元间以及砌体单元与框架梁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拱承载机制,具备抵御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平面外承载能力;DIW的拉结筋主要在墙体平面外位移较大时发挥作用,具有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拉结筋拉断标志着DIW的最终破坏,拉断前DIW未发生失稳倒塌现象。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out-of-plan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damped infill wall (DIW) of damped filled wall under the action of bi-directional earthquake, three pieces of DIW subjected to in-plane quasi-static loading tests were tested under out-of-plane static loading,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W outside the plane were studied.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of-plane stress stage of the DIW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elasticity, elastic-plastic, plastic and failure. The out-of-plane displacement of DIW in each stage is "three broken lines" along the wall height. Compared with DIW with low strength mortar as damping layer, the out-of-plane initial stiffness of DIW with SBS modified asphalt roll as damping layer is obviously larger. The out-of-plane deformation of the wall can be better controlled. DIW can form the arch bear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sonry elements and the frame beam. Under the action of 9 degree rare earthquake, the tension tendons with out-of-plane bearing capacity and DIW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wall outside the plane is larg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second line of defense. The ultimate failure of DIW is indicated by the tensile tendons breaking, and no unstable collapse of DIW occurs before tensile break.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128,51478133)
【分类号】:TU3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绍蕃;厂房框架柱平面外稳定计算的几个问题[J];工业建筑;2003年05期
2 常玉珍;王玲玲;李晓莉;赵洪金;;U型截面钢拱平面外稳定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刘利霞;;厂房钢排架柱平面外的稳定计算[J];今日科苑;2008年22期
4 剧锦三;丁敏;郭彦林;蒋秀根;;圆管拱结构平面外弹塑性二次分岔屈曲性能[J];工程力学;2012年02期
5 陈溪煊,贺平,冯志刚;梁墙平面外节点结构设计的研究[J];重庆建筑;2005年07期
6 杨永华;刘建新;;钢拱的平面外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宋甲宗;轮式起重机伸缩臂架在变幅平面外弯扭失稳临界载荷的计算[J];工程机械;1980年08期
8 邓长根;于华南;;有限元模拟膜张力计的平面内张力-平面外位移关系[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6期
9 窦超;郭彦林;;均匀受压圆弧拱平面外弹塑性稳定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1期
10 徐国林;刘安禄;;500kV钢管变电构架A字柱平面外的稳定分析与内力计算[J];电力建设;198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范正磊;;角焊缝焊接节点在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向红;舒赣平;;钢屋架施工吊装过程中平面外稳定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纪平;童根树;陈国津;;楔形变截面工字钢简支构件的平面外弹性稳定计算[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于芳;翟希梅;;配筋砌块墙体平面外偏压承载力试验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5 杨应华;许俊;张咪;;楔形宽薄腹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苏三庆;王清敏;丰定国;;平面外水平地震力对钢筋混凝土牛腿抗震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7 方峗;刘政;;托柱梁转换的计算与分析[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巩俊松;完海鹰;;平面管桁结构的不同分析模型[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魏双科;李鸿晶;;考虑截面翘曲的曲线铁木辛柯梁平面外固有振动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窦超;钢拱平面外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D];清华大学;2012年
2 赵思远;钢管桁架拱和实腹式拱的平面外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3 程云;砌块填充墙平面外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盈;钢筋混凝土梁—薄墙平面外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杨洋;刚性与弹性支承圆弧钢拱的平面内稳定性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幸;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圆弧拱平面外整体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梁勇;钢管混凝土抛物线拱平面外稳定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包季军;基于ABAQUS的外贴纵墙平面外受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4 高丽;框架开洞砌体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书灵;梁—墙节点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杨志明;砌体结构墙体抗平面外及抗侧—抗压承载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武守相;外挂保温复合板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屈文杨;方管Warren桁架受压腹杆平面外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忠;变截面悬挑立体桁架结构平面外稳定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10 王福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平面外受弯等效宽度计算[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9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2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