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钢骨混凝土 + 框架节点 ; 参考:《振动与冲击》2016年04期
【摘要】:为了研究钢骨混凝土异形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4个T形钢骨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和4个L形钢骨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拟静力试验。试验考虑了混凝土强度等级、核心区配箍率和轴压比等参数的影响,对骨架曲线、承载力、核心区剪切变形、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骨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良好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典型破坏形态为节点核心区剪切斜压破坏和节点区焊缝失效破坏;高轴压力下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延性性能降低;混凝土强度越高,节点承载能力越大,但延性性能越差;增大核心区配箍率对试件的延性和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并能改善试件屈服后的耗能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al-shaped column-steel beam joints, quasi-static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four T-shaped steel concrete column-steel beam joints and four L-shaped steel concrete column-steel beam joint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oncrete strength grade, core-zone hoop ratio an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indexes such as skeleton curve, bearing capacity, shear deformation,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tic curves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al-shaped column-steel beam joints are full under low-cycle reciprocating loads, showing good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The typical failure patterns are shear baroclinic failure in the core zone and failure of weld in the joint zone. The joint has higher bearing capacity but lower ductility under high axial pressure, and the higher the concrete strength, the greater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joint. However, the worse the ductility is, the higher the core-zone hoop ratio is, the better the ductility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s are,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of the specimens after yielding can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041;51478048)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Q20111306)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303)
【分类号】:TU398.9;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东红,王连广,刘之洋,孙逸增;高强钢骨混凝土框架柱的抗剪强度计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燕国强,殷杰 ,胡岩 ,王龙 ,梁书亭;钢骨混凝土斜节点构造及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2年12期
3 梁文育,蔡健;钢骨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的特点及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年01期
4 王红兵;钢骨混凝土转换梁设计[J];山西建筑;2003年05期
5 李辉,陈瑞生,单玉川,郑学斌;钢骨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综述[J];浙江建筑;2003年S1期
6 方虎生;韩小雷;;钢骨混凝土转换梁设计应用[J];建筑结构;2006年01期
7 覃睿;梁荣耀;张斌;;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性能研究进展[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09期
8 曹万林;樊太;张维斌;杨兴民;;钢骨混凝土异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苏益声;黄义波;唐伟平;陈宗平;;两种不同配钢形式钢骨混凝土L形柱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佟舟;邓博;徐亚丰;;钢骨混凝土T形柱轴心受压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素玲;;预应力钢骨混凝土转换大梁的设计[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杨春;蔡健;吴轶;;钢骨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应用初探[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华;徐亚丰;;L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大偏压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雷宏刚;史志强;梁靖峰;;多层全装配化钢骨混凝土住宅体系的研发[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任林林;徐亚丰;张凤荣;;L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抗爆性能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6 刘英利;王绍杰;苏幼坡;李如春;杨松;;钢骨混凝土框架梁延性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7 李灏;郝际平;姜维山;;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秦士洪;何熊;李唐宁;范从才;张建华;黄昌正;;预应力钢骨混凝土三角形支托刚架试验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骁春;;钢骨混凝土悬臂梁优化设计[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杰;郑廷银;;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进展[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哲;钢骨混凝土异形短柱承载力和延性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计静;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齐建伟;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王琨;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建明;核心钢管外包钢骨混凝土短柱受压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硕鹏;矩形闭口SRC受扭构件有限元分析及考虑约束范围的极限承载力计算[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伟平;钢骨混凝土异形柱[D];广西大学;2008年
3 陈绍基;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延性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邱雪;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承载能力与配骨率相关关系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侯晓曦;L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受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胡北;装配整体式钢骨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樊太;钢骨混凝土异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梁荣耀;钢骨混凝土异形柱[D];广西大学;2007年
9 吴佳杰;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任智杰;多层全装配钢骨混凝土住宅结构的体系优化及计算理论[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7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