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叙事空间设计方法的美学思考
本文选题:历史文化街区 + 叙事空间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对城市文化的叙事来呈现历史,展示个性与特色。城市叙事空间像小说文本一样,有着自己语言体系,通过自己的字词句法安排情节,讲述故事。历史文化街区叙事空间方法主要有场景编辑法、蒙太奇叙事法、空间重组法和科技再现法四种,每种方法并非是单一的,在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叙事中,往往是根据所要讲述的历史文化形态,如建筑遗迹、考古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仪式、宗教文化等综合运用。湖南常德老西门,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叙事典型,成功运用叙事空间方法,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老西门的历史,既使人能够产生强烈的空间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加强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Abstract]: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presents the history through the narration to the city culture, displays the individu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ity narrative space, like the novel text, has its own language system and narrates the story through its own syntactic arrangement of words and phrases.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narrative space methods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scene editing, montage narrative, spatial recombin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appearance. Each method is not single, in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narrative. It is ofte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rms, such as architectural relics, archaeological sites, myths and legends, historical stories, folklore rituals, religious culture and so on. As a typical narrativ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in Changde, Hunan Province, Lao Ximen successfully used the narrative space method to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Lao Ximen in a vivid way, which enabled people t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in space and a sense of identity. It also strengthens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面上项目课题“历史街区叙事环境量化研究”(项目号51178465) 中南大学博士生2015年自主探索创新项目课题“历史城区叙事空间方法体系研究”(项目号2015zzts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建华 ,杨晓莉;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2 周畅;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2004年11期
3 桂晓峰,戈岳;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4 刘爱萍,张惠娟;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存之道[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5 任洁;;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分析及保护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7年05期
6 陈炎焱;黄洁琼;;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年05期
7 郭沁;吕斌;;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面对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5期
8 张险峰;;利保促用:多元政策协调——浅析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力塑造的有效方法[J];建设科技;2007年13期
9 赖凌瑶;阳建强;王亮;;历史文化街区中居民生活延续研究——以安徽省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年06期
10 吴珂;;弘扬精神 内外兼修 激发活力——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婧琦;陆明;邢军;;商住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模式研究——以哈尔滨市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志斌;张琦;;空间维护与重构—无锡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玮;何梅;熊贝妮;;武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的适应性[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段进;李君;张麒;;改进评估方法 落实整治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效性的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苏春雨;;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及保护研究——以欧洲两大城市及中国上海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汪萍;李文娟;;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少牧;;关于闽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思考和建议[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梁伟;;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刍议[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9 赵艳莉;谢晖;何依;邓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制研究——以宁波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10 贺广瑜;;历史文化街区所处区域的城市设计研究——以小西街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衷敬伟邋记者 陆列嘉;我省确定9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N];安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兆汝 通讯员 曲长虹;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大文章[N];中国建设报;2007年
3 刘一心 宋国忠;广东开始评选历史文化街区和名镇[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谢曦;海口立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记者 孙福能邋实习生 赖建华 陈霞;保护开发好历史文化街区[N];闽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徐世庆;省委宣传部领导莅漳调研历史文化街区[N];闽南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君光 实习生 陈燕;六街区申请历史文化街区[N];北海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杨纯红;江苏省泰州市分三期保护改造涵东历史文化街区[N];中华建筑报;2010年
9 记者 陈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迈出重要一步[N];南通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单红;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精神 精心修复好历史文化街区[N];无锡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研究工作体系的中日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周钰;街道界面形态的量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琦;中国成都与法国里尔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中毅;关中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更新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11年
4 张丹;体验经济下重现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保护更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梁剑宝;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苏;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7 侯易;济南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朱文津;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沈宇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魏祥莉;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1981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98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