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理论与批评
本文选题:建筑历史 + 秋野 ; 参考:《建筑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正建筑历史、理论与批评,这是黄居正老师给我出的讲座题目。都是大问题,肯定不是今天的讲座能够厘清的。但是,既然黄老师给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就迫使我要去思考这个话题。我能做的可能只是从三者的关系入手,再结合之前金秋野老师讲座的部分内容,对建筑的历史、理论和批评进行一个小小的甄别。在这一点上,金老师的讲座真的使我受益匪浅。
[Abstract]:Positive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eory and criticism, this is Huang Juzheng's lecture topic for me. It's a big problem, and it's certainly not clear from today's lecture. However, since Miss Huang gave me such a problem, it forced me to think about this topic. All I can possibly do is start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nd combine some of the contents of the previous lecture by Mr. Yoshino to make a small screening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eory and criticism. At this point, teacher Kim's lecture really benefited me a lo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分类号】:TU-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怒;关于建筑历史、历史学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2年06期
2 李华珍;;建筑历史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
3 胡燕;;澳大利亚建筑历史教学研究[J];华中建筑;2013年03期
4 李女;汪之力院长在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J];建筑学报;1958年11期
5 ;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关于建筑历史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检查发言[J];建筑学报;1958年11期
6 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刍议[J];建筑史论文集;2001年00期
7 潘莹;建筑历史研究的哲学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郑力鹏;改进建筑历史教学的几个问题[J];华中建筑;2004年05期
9 邱枫;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4期
10 林芷珊;炫耀建筑——建筑历史上六次重要的工业博览会[J];广东建筑装饰;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刍议[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2 钱宗灏;;外滩人文地理和建筑历史的变迁[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3 Bruce Allsopp;英若聪;;建筑历史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4 ;编后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1980年
5 刘临安;陈婷;;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复原初探[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6 王治君;;闽南“红砖厝”——红砖之源考[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山市屯溪区政协 张小标;建筑历史不能断裂[N];江淮时报;2014年
2 ;研究建筑历史 保护文化遗产[N];中国建设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洪泉;杭州西湖传统风景建筑历史与风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段媛媛;河南总修院建筑历史与修复探研[D];中原工学院;2017年
2 宋代风;建筑历史领域内的空间形式研究初探[D];浙江大学;2004年
3 柴旭原;上海市近代教会建筑历史初探[D];同济大学;2006年
4 欧阳虹彬;洪江古镇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0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4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