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中桶形基础吸力值的设定范围
本文选题:吸力桶形基础 + 沉贯 ; 参考:《岩土力学》2017年04期
【摘要】:吸力桶形基础沉贯与所施加的吸力密切相关,吸力值设置太小会导致吸力基础沉贯速度过慢,施工效益降低;吸力值设置太大将产生较高的桶内土塞,吸力基础下沉不到预定位置,从而使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引起砂土地基产生管涌破坏,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吸力值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通过吸力桶形基础的静力平衡条件获得了沉贯所需最小吸力值;根据桶壁底部土体破坏特性,并依据Hencky应力方程建立了桶壁内、外侧土体之间的有效应力表达式,求解了土塞加速上升时的临界吸力值;基于吸力桶形基础内部砂土的管涌破坏机制确定了最大吸力值,结合最大和最小吸力的理论公式得到了吸力桶形基础的最大沉贯深度。最后,采用实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最小、临界和最大吸力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Abstract]:The sinking penetration of suction bucket found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ction applied. If the suction value is too small, the sinking speed of suction foundation will be too slow and the construction benefit will be reduced; if the suction value is too large, a higher soil plug in the bucket will be produced. The suction foundation can not be settled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which makes its bearing capacity fail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r cause pipeline failure of sand foundation. Therefore, a reasonable suction value must be determi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static equilibrium condition of suction bucket foundation, the minimum suction value is obtained, and the effective stress expression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oil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at the bottom of the bucket wall and the Hencky stress equation. The critical suction value for accelerating rise of soil plug is solved, the maximum suction value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l sand surge failure of suction bucket foundation, and the maximum penetration depth of suction bucket foundation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of maximum and minimum suction.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of minimum, critical and maximum suction is verified by the example data.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试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639002,No.51379118)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No.2015TDJH104)~~
【分类号】:TU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晓春,徐日庆,俞建霖,龚晓南,袁中立,陈国祥;桶形基础简介及试验研究[J];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王秀勇,肖熙,潘建明;桶形基础的结构强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迪迪;宝齐莱的瑰宝——PATRAVI TONNEAU柏拉维酒桶形腕表[J];钟表;2005年04期
4 李蔚,谭家华,时忠民;桶形基础平台沉放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12期
5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滩海桶形基础破坏机制及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破坏包络面特性研究(英文)[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唐小微;;桶形基础承载性能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陶湘保;活塞桶形模板的加工[J];汽车技术;1984年04期
9 施晓春,徐日庆,龚晓南,陈国祥,袁中立;桶形基础发展概况[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宇,王梅,楼志刚;竖向载荷作用下桶形基础与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竖向与水平荷载复合加载下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的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软基上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梦喜;时忠民;;桶形基础承载力计算的极限反力法[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4 金书成;张永涛;杨炎华;黎冰;;饱和砂土地基中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鲁晓兵;王丽;张旭辉;王淑云;;动载下桶基周围影响区范围和到达稳态的时间估算[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驰;王建华;;桶形基础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武科;栾茂田;范庆来;王志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玉霞;陈国祥;刘振纹;;桶形负压桩基础火炬塔设计[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施晓春;许祥芳;裘滨;龚晓南;;水平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性状[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曦源;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工作机理及承载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宏祥;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研究和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建峰;复合加载下软土地基桶形基础承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武科;滩海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环龙;桶形基础周围土体对浅海动载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胡忠璜;桶形浅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振庆;循环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工作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申琴;软土中的桶形基础水平循环承载力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5 赵将勇;渗流引起的桶形基础土体软化及其对沉贯阻力的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6 周松望;桶形基础的负压沉贯及其周围土体对波浪作用的响应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田磊;负压桶形基础抗拔力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庞然;软粘土中桶形基础竖向循环承载力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9 孔德琼;近海风机吸力式桶形基础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向东;软土地基桶形基础竖向循环承载力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1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5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