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行为视角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本文选题:新城建设 + 出行行为 ; 参考:《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通过建立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等因素的MNL模型,研究既有新城规划对于居民交通出行的影响。道路宽度和路网密度的增加可能刺激小汽车出行;医院、娱乐设施、学校、住宅、办公场所等到达地土地利用性质更易吸引小汽车出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新城居民的"公共交通/小汽车"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公交线网重复率的提高促进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小汽车拥有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居民出行行为选择有较大影响。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对新城建设的建议。
[Abstract]:Taking Hexi New Town in Nanj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existing new town planning on residents' travel by establishing MNL model of travel behavi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The increase in road width and road network density may stimulate car travel; land use in places of arrival such as hospitals,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chools, homes, offices, etc., is more likely to attract car travel. The mixed degree of land us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public transport / car" for the residents of the new cit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repetition rate of the public transit network promotes the residents' public transportation trip. Car ownership and other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travel behavior. Finally,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308281)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飞;居阳;;公交出行分担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主城区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15年02期
2 岑敏;;基于交通系统视角的东京地区新城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03期
3 殷凤军;过秀成;孙华灿;叶茂;;“慢城”型低碳新城交通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05期
4 韦亚平;潘聪林;;大城市街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研究——以杭州城西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3期
5 陈燕萍;宋彦;张毅;彭科;张芩;金鑫;;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J];城市交通;2011年05期
6 何峻岭;王思忠;吴新华;;南京市河西南部地区新建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标准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05期
7 张学勇;李桂文;曾宇;;新城建设及其功能成长路径[J];城市问题;2011年03期
8 Robert Cervero;Jennifer Day;;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与公交导向开发[J];上海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9 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10 潘海啸;沈青;张明;;城市形态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上海实例研究[J];城市交通;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洋;新城规划有效性初探[D];清华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俊山;文晓丽;;“慢城”理念下城市病问题治理的策略[J];生态经济;2017年08期
2 卓健;吴卓烨;徐逸菁;;路权共享导向的开放街区规划设计策略[J];规划师;2017年07期
3 徐中华;严建伟;;基于转型发展视角的城市“微轨道”交通模式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6期
4 魏川登;潘海啸;;轨道站点周边地区步行环境评价——以上海市静安寺地铁站为例[J];交通工程;2017年03期
5 李烨;石飞;;出行行为视角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5期
6 李燕;;日本新城建设的兴衰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02期
7 刘旭;钱才云;周扬;;低碳可达性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发展研究评析[J];华中建筑;2017年04期
8 谭一m:;柴彦威;关美宝;;地理背景对时空行为分析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基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3期
9 刘举胜;何建佳;齐涛涛;万晨洁;胡祖平;;“互联网+电商”背景下基于多功能开放型供需网的街区适宜尺度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3期
10 肖峥嵘;石飞;;“公”车出行——南京市鼓楼区公务自行车运营分析与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艾;新城空城化解决途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何钧贤;产业新城空间布局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3 岳平;基于宁海三门湾新区实证分析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吕扬;大城市空间扩展中的产业新城规划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龙怡;北京新城规划实施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包雄伟;我国大都市区新城规划的实施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飞;徐向远;;公交都市物质性规划建设的内涵与策略[J];城市规划;2014年07期
2 张明斗;杨霞;;慢城现象:理论述评与城市发展启示[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3 卢银桃;王德;;美国步行性测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4 陈燕萍;宋彦;张毅;彭科;张芩;金鑫;;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J];城市交通;2011年05期
5 朱晓清;甄峰;;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9期
6 宗仁;;“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9期
7 韦亚平;;大城市空间系统的组织优化——一种基于交通行为选择的规划技术思路[J];城市规划;2010年05期
8 张良;吕斌;;日本首都圈规划的主要进程及其历史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9 潘海啸;沈青;张明;;城市形态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上海实例研究[J];城市交通;2009年06期
10 叶彭姚;陈小鸿;;雷德朋体系的道路交通规划思想评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大军;重庆都市区新城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费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侯全华;小城镇规划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06年
4 王蓉;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力因素与典型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林洪波;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蒲向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代兵;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晏晓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肖剑;现阶段我国钢铁新城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姚海峰;怀柔新城开发模式可行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南金;;交通出行者出行行为模糊性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高士麟;王志攀;何冠楠;;出行态度及社区环境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4年03期
3 王贺成;蒋寅;;长途乘客出行行为分析——以天津为例[J];城市;2007年05期
4 张萌;孙全欣;陈金川;郭继孚;;北京市女性出行行为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年02期
5 温惠英;沈毅贤;;基于出行行为的公交运营策略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8年01期
6 柴彦威;沈洁;赵莹;;城市交通出行行为研究方法前沿[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05期
7 左利兴;;基于停车场服务水平的假日轿车出行行为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1期
8 姜桂艳;张春勤;吴正言;李继伟;;交通信息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3期
9 王怡璇;;假日小汽车出行行为分析与建模[J];公路与汽运;2012年05期
10 陈颖雪;董治;吴兵;刘志钢;;基于选择方案抽样调查的城市群低频率出行行为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妲;邵春福;孙壮志;姚广铮;;节假日出行行为离散选择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卢冬生;;基于出行行为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易如;张世秋;;油价上调对北京市私家车驾车者出行行为改变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张璞玉;;交通出行影响因素与出行行为选择的耦合——以上海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评论员;文明出行平安到家[N];新乡日报;2010年
2 郑佳欣 陈洁娜 穗仁宣;乱闯红灯乱穿马路或将受重罚[N];南方日报;2007年
3 马少宾;治理拥堵需要人人参与[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邓少华 实习生 邓明军;重拳出击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N];宁波日报;2009年
5 记者 顾钢;一美元纸币揭示流行病蔓延规律[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丽娜;沈阳“文明出行看仪表”取得明显效果[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团生;通勤者出行行为特征与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徐亚;基于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的道路客运班线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寒英;基于出行者生理心理的城市客运交通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弘_";基于活动方法的个体出行行为分析与出行需求预测模型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昀泓;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分析及信息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赵丹;综合交通信息下通勤出行链重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伟;基于有限理性的出行行为建模与均衡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行;基于因果推断的交通出行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韩汶;城市老年人休闲活动出行行为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守彬;城市群城际间旅客出行行为特征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4 杨国菁;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多样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马涛;老年人对家庭成员活动—出行行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朱婷婷;错峰上班措施下通勤廊道出行行为分析及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徐威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复杂网络特征及乘客出行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张梦婷;多瓶颈路段出行行为分析及拥堵收费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9 熊芬;考虑停车约束的瓶颈出行行为分析及收费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10 肖建斌;深圳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098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9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