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设计”而“基
本文选题:设计基础 + 课程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年05期
【摘要】:"明城墙"课题是以南京明城墙为依托,展开的一整套关于技法、观念、文本的主题性创作。在这组作业系列中,集结了从照片到拼贴、从再现到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影像的多种艺术手法与媒介表达。无论是对传统基础教学方式的反思,还是只作为一种实验,这都是一次为"设计"而"基础"、积极而有效的尝试。
[Abstract]:The subject of "Ming Wall" is a set of thematic creation on techniques, concepts and texts based on the Ming City Wall of Nanjing. In this series of assignment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media expressions from photographs to collages, from reproduction to presentation, from plane to stereo, from static to image. Whether it is a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basic teaching method or only as an experiment, it is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attempt for "design" and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分类号】:G642;TU2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辰;;南京明城墙的修复整治策略之探讨[J];南方建筑;2006年09期
2 周成海;丁勇;;南京明城墙的历史与现状思考[J];山西建筑;2006年24期
3 叶杨;;南京明城墙与大同明城墙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研究[J];群文天地;2012年05期
4 周宇 ,张晓莉 ,邢琰;一等奖作品:城市血脉——南京明城墙[J];建筑学报;2004年03期
5 郑博;不敢妄说明城墙[J];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04期
6 陈薇;杨俊;;“围”与“穿”——南京明城墙保护与相关城市交通发展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9年09期
7 张钧挥;;西安明城墙的历史价值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0期
8 周琦;王为;;南京明城墙保护和利用的设想[J];建筑与文化;2008年09期
9 曲志华;;南京明城墙景观再生方式初探[J];南方建筑;2010年03期
10 李婧竹;许楗;张佳;;明城墙文物保护研究[J];建筑技术;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祥莉;;南京明城墙保护研究——以秦淮区内明城墙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薇;;南京明城墙保护规划的研究与创新[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朱凯 双生;南京明城墙申遗步伐加快[N];南京日报;2008年
2 本报通讯员 宁建新 本报记者 邹伟;600岁明城墙“容光焕发”[N];南京日报;2009年
3 南明;南京明城墙修缮将使用干粉砂浆[N];中国建材报;2010年
4 尹海峡;“破墙开路”:南京规划惹争议[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本报通讯员 宁建新邋本报记者 李冀;明城墙风光带外侧绿环基本形成[N];南京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邹伟;600岁明城墙展新姿[N];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邹伟;明城墙玄武巷段酝酿“大修”[N];南京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馨;台城大厦降低6层 太阳宫削顶降高10米[N];南京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世停 颜芳;25公里城墙看得见上得去[N];新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燕燕;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韦丽沙;广州明城墙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单显阳;南京明城墙的功能演变及其现代功能的有效发挥[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3 王婧姝;南京明城墙沿线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初探[D];东南大学;2016年
4 王谦;文化、功能、意义和作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9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09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