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生态效能的覆土建筑形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8 20:23

  本文选题:覆土建筑 + 生态效能 ; 参考:《艺术工作》2017年05期


【摘要】:正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根植于我国本土、适宜于本地自然条件、能够有效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的城市生态住区模式,是极为迫切而又有必要的课题,而这其中覆土建筑即为生态住区模式的有效探索途径之一。一、相关概念简述(一)覆土建筑"覆土建筑"(Earth-sheltcred Arclhitecture)一词虽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但其概念却十分模糊,并常与地下建筑(Underground Structure)、地形建筑(Landform Architecture)混用。三者虽然在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more people and less land, more mountains, less flat land, low land utilization rate and serious land waste", It is an urgent and necessary task to explore a kind of sustainable urban ecological settlement model, which is rooted in our country, suitable for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and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s a sustainable urban ecological settlement model. The earth-covered build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settlement model. 1. Although the term Earth-sheltaged Arclhitecture is widely us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ncept of Earth-sheltcred Arclhitecture is very vague, and is often mixed with Underground structure and Landform Architecture. Although the three are
【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YSB009)——“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反哺'住区模式研究”结项研究成果
【分类号】:TU2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琦;徐苗;;覆土建筑的实践——南京香榭岛低密度住宅区生态会所设计[J];新建筑;2005年06期

2 仇银豪;周蝉跃;;覆土建筑的景观特征[J];华中建筑;2010年02期

3 曹伟;李晓伟;;覆土就势 自然过渡 提升创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改造概念设计[J];华中建筑;2010年11期

4 李勇;吕爱民;;基于气候分析的覆土建筑设计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教工餐厅设计方案为例[J];华中建筑;2012年06期

5 林庆纷;城市人看覆土艺术[J];国际市场;1994年11期

6 李璐;胡冗冗;刘加平;王芳;;覆土建筑设计实践——以西安生态林别墅设计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1期

7 张晓谦;;营造生态城市的捷径之建筑覆土[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8 王胜利;敖运安;李耀忠;;利用山坡修建多功能覆土民居[J];地下空间;199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勇;基于上海地区气候分析的覆土建筑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雨竹;现代覆土建筑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蕙;覆土建筑景观设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徐苗;长江中下游地区覆土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底楠;覆土建筑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凯;寒冷地区公共覆土建筑绿色设计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彭军;城市景观空间中覆土建筑的组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李科翰;基于窑洞概念下的生态覆土居住空间[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8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08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4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