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挖掘机动臂疲劳试验加载谱的编制及其疲劳寿命预测

发布时间:2018-07-16 10:13
【摘要】:本文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土方机械疲劳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徐工XE215G型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的方法得到动臂的载荷时间历程,编制了动臂的试验程序加载谱并对动臂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挖掘机工作装置疲劳载荷谱编制及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以提高国产挖掘机的自主研发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如下:根据挖掘机实际工况的载荷特点,提出了挖掘机工作装置实际载荷的测取方案,运用小波去噪对测取的截面应力数据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实测截面应力计算出铰点载荷,得到动臂的外载荷时间历程。在设计了动臂加速疲劳试验方案的基础上,简化等效了动臂铰点的外载荷分量,对简化后的载荷分量进行了雨流计数统计分析并结合“波动中心法”得到八级程序加载谱。然后基于等损伤的等效折算理论,编制了多工况合成的疲劳试验加载谱。遵循疲劳仿真分析的五步法,基于仿真软件nCode Design Life建立疲劳寿命分析五框流程图:通过对动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获取应力分布结果、输入载荷信息、设置材料参数、设置疲劳仿真引擎参数、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动臂的疲劳寿命云图和最早疲劳破坏区域,并对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挖掘机动臂实际载荷的提取方案以及多工况合成的试验加载谱的编制是其进行抗疲劳设计和疲劳试验的重要依据,对今后挖掘机工作装置载荷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同时基于nCode Design Life疲劳仿真也为动臂的疲劳寿命预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Abstract]:The load at hinge point is calculated by the measured cross section stress, and the time history of external load is obtained. Then,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commutation theory of equal damage, the loading spectrum of fatigue test is compiled. Setting the parameters of fatigue simulation eng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 cloud diagram and the earliest fatigue failure area of the arm are finally obtain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extraction scheme of actual load of excavator arm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est load spectrum of multi-working conditions are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fatigue design and fatigue test of excavator.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生,顾海澄;疲劳寿命预测概况[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6期

2 吕胜利,姚磊江,童小燕;复合材料修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机械强度;2004年S1期

3 张莉;程靳;李新刚;;基于临界平面法的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宇航学报;2007年04期

4 朱顺鹏;黄洪钟;谢里阳;;考虑小载荷强化的模糊疲劳寿命预测理论[J];航空学报;2009年06期

5 龙双丽;聂宏;王旭亮;;灰色模型在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中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09期

6 张国庆;王成焘;徐滨士;;几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探讨及评价[J];机械强度;2011年03期

7 涂柏林;;《工程材料高低循环复合疲劳》讲座(四)——高、低循环复合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1987年03期

8 董照钦,段作祥,何晋瑞;损伤法则在时间相关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1988年03期

9 盛水平 ,李永生;U形波纹管的弹塑性近似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J];压力容器;1988年06期

10 苏翰生,何晋瑞;拉-拉应力条件下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新方法[J];机械工程材料;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胜利;姚磊江;童小燕;;复合材料修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小影;石凯;周建宏;卢雪峰;;连续管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现状[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兆文忠;;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动车组疲劳寿命预测与控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谢素明;周晓坤;李向伟;李晓峰;;基于美国ASME标准的重载货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预测[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龙老虎;张邦强;;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概述[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戚东涛;程光旭;魏生桂;;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道双轴疲劳寿命预测研究[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7 张行;崔德渝;;变幅加载疲劳问题损伤力学分析方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赵欣欣;王正道;;PI无机杂化薄膜疲劳寿命预测模型[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平;林垲;杨昌军;;基于场强法的疲劳寿命预测[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龙老虎;张邦强;;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概述[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S01汽轮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康啸波;挖掘机“动臂优先”功能失效怎么办[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孙圆;用技术创新改写历史[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双;负载口独立控制可编程阀及其在智能挖掘机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2 朱骞;混合动力挖掘机能量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3 甘露萍;航空发动机关键转动部件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詹伟刚;基于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测及在起重机金属结构中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冯国雨;商用车推力杆性能优化与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马园园;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7 王旭亮;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朱顺鹏;高温复杂结构的混合概率故障物理建模与疲劳寿命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雷冬;疲劳寿命预测若干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张国庆;零件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与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远斌;挖掘机动臂疲劳试验加载谱的编制及其疲劳寿命预测[D];长安大学;2017年

2 王开民;远程挖掘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3 胡羽成;液压挖掘机动臂疲劳台架试验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4 何素军;ST12钢拉剪点焊件的疲劳寿命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浩博;考虑风速向联合分布的高耸结构顺风向风致疲劳寿命预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智胜;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疲劳寿命预测与动态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丁亮亮;某型航空发动机风扇轴疲劳寿命预测及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兰兰;智能算法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9 谢锋;汽车悬架控制臂的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名寿命预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范凯杰;考虑不确定性的控制臂拓扑优化设计及其疲劳寿命预测[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26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26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