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
[Abstract]: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located in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with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the isolation desig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with isolation technology is studi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non-isolated structures and isolated structures are established and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centricity of isolation layer and the design results of wind resistanc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the horizontal damping coefficient of the isolated structure is not greater than 0.38,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of the superstructure is less than 1 / 800 under the action of frequent earthquakes,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ngle of the superstructure is less than 1 / 800 under rare earthquake. The viscous damper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isolation layer, and no tensile phenomenon occurs in each suppor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isolated structure is good, and the isolation scheme is feasible.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302)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7_0911)
【分类号】:TU97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增权;;建筑有隔震 地动房不摇[J];建筑工人;2001年05期
2 孙作玉,王晖;地震激励下非线性结构的隔震换能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3 孙作玉,程树良,王焕定;隔震换能系统的换能效率及振动控制效果的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4 孙作玉;程树良;王焕定;;隔震换能系统的性能及其参数影响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1期
5 程树良;王焕定;孙作玉;;隔震换能系统换能效果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6 魏陆顺;周福霖;任珉;刘文光;谭平;黄襄云;陈建秋;;三维隔震(振)支座的工程应用与现场测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3期
7 徐茂义;;隔震新技术在某办公楼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8年08期
8 孙玉达;曹新飞;;橡胶隔震垫技术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8年08期
9 吴保平;陈晶;;隔震:让家变得更安全——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记略[J];建筑;2008年16期
10 赵思强;杨志文;;超高层隔震建筑物结构设计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守平;易春荣;;一种贫民百姓用得起的优效隔震层[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2 曾聪;吴斌;陶忠;潘文;白俊峰;;昆明新国际机场主航站楼A区隔震效能分析[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3 韩淼;郭俸铭;姜岳;;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层组合限位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曹海韵;杨军;潘鹏;王飞;狄启腾;申金昌;;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隔震分析和设计[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作玉;王晖;;隔震换能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作玉;王晖;;隔震换能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7 牛力军;张文芳;;橡胶隔震采用摩擦消能的减震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8 吴国勤;傅学怡;施永芒;莫世海;;浅谈设隔震垫框架结构设计方法[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韩淼;王秀梅;伍大维;;基础隔震层软碰撞对结构反应的影响[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10 韩淼;杜红凯;李仙华;;基础隔震层软碰撞限位实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马敏;隔震橡胶:支起“楼坚强”[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记者 王燕宁 通讯员 徐少亚 杨芳;专家推介隔震抗震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任小昌 刘仁;隔震新技术 为建筑物安全“加分”[N];广元日报;2009年
4 任松筠 南工萱;隔震新技术可为建筑物安全“加分”[N];新华日报;2008年
5 夏杨邋韦英哲 朱玉尊;广东新技术助力隔震房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8年
6 于莘明;小胶垫岂能“隔离”大地震?[N];科技日报;2007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曾佑蕊;从“楼坚强”解析隔震设计[N];中华建筑报;2013年
8 本版编辑 陆建衡 王尚 陈永祁 罗琦 荆闻 何闻;人类防震技术,要镇住背驮大地的“鳌鱼”[N];广东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林树潮;LNG储罐变曲率摩擦摆隔震与罐壳结构预应力施工仿真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云峰;立式储罐并联隔震基础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魏陆顺;组合隔震与三维隔震(振)理论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可;基础隔震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孟庆利;基底隔震混合控制和三维隔震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6 黄襄云;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田力;地下爆炸波冲击下地面结构动力响应及滑移隔震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商昊江;高层钢筋混凝土基础隔震结构减振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9 苏键;叠层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和高架桥及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巧玲;三维复合摩擦摆隔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恒;带托柱转换梁结构层间隔震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潘响铃;核电厂多级隔震地震响应及参数分析[D];上海大学;2015年
4 刘永彬;超大型冷却塔结构隔震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5 田宇;结构基于隔震与被动减震的实验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秋圆;带有橡胶支座的某超限钢框架结构隔震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王盼;隔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8 李喜庆;基于周期性隔震基础的结构减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郭锐;不同隔震方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10 孙铭阳;支架式球形储罐动力响应及层间隔震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28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2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