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中美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及其演进特征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3 20:49
【摘要】:绿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色建筑的自组织发展模式和规律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绿色建筑发展和城市空间理论具有积极意义,更可为绿色建筑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对中美两国绿色建筑在发展规模、地域分布差异性、技术和市场特征的发展模式及演进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了两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性。结果显示:中美两国绿色建筑处于S型发展曲线的不同阶段;绿色建筑发展规模均呈现显著的地理差异性,且与当地经济活动总量相关性显著。两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产品类型和开发主体的演进历程也均体现了绿色开发的市场逻辑主导性。相对来说美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更加稳健;发展过程中社会非盈利团体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更多体现了外来因子对于复杂系统创新演进的作用,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更突出展示效益;因此应更加关注外来因子和技术应用的推广和扩散,促进绿色建筑更快发展。
[Abstract]:Green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tudy on the self-organizing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law of green building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eory of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ace, and can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olicy making of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in terms of its development scal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 laws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shaped development curve, and the scale of green buildings has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and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amount of local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the product type and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the main body of development in both countries also embody the market logic leading role of gree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n America is more stable, and the role of soci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an not be ignore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more embodies the role of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mplex syste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is more prominent in demonstrating the benefits; 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omotion and diffusion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绿色建筑协会筹办提上议程[J];建设科技;2006年09期

2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仇保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的演讲[J];建筑节能;2006年05期

3 ;国内首个绿色建筑协会在深圳成立[J];门窗;2008年12期

4 仇文娟;;梁井宇 危机与绿色建筑[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07期

5 ;我校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会员单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潘靖;;王振楣:对自我的要求不一样,建筑也才能不一样[J];安家;2011年06期

7 Ivy;;绿色建筑 铅华褪尽后的清新蜕变[J];绿色中国;2012年15期

8 倪虹,牟鑫;我国智能建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年10期

9 何方;世界绿色建筑:潮流与标准[J];建设科技;2005年06期

10 ;十五而立 硕果累累——记“十五”全国建筑节能先进集体、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J];建设科技;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A];2006年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技术新产品论文集[C];2006年

2 肖钢;;武汉市推进绿色建筑的探索及实践[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梁胜彬;董靓;;一种基于SOA的绿色建筑协同评估系统的设计[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侯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回顾及地区差异[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健;绿色建筑,或应回归理性[N];广东建设报;2012年

2 薛秀春;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备中[N];中国建设报;2007年

3 荆宝洁;建筑界的反思:为何我们忽视了乡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顾荣;解决建筑行业用工短缺[N];西安日报;2008年

5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滕琪;国内首个绿色建筑协会在深成立[N];深圳商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王向昱 腾琪;“绿色之都”的必然选择[N];广东建设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范敏;建筑绿化有望成未来主题[N];中国花卉报;2010年

8 记者 赵志国;沐浴“十二五”春风 中国绿色建筑再出发[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记者 赵志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入绿色建筑快速发展阶段[N];中华建筑报;2011年

10 谭薇 编译;欧洲新建筑:小预算大理念[N];中国建设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琳;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遮阳与表皮一体化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刚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3 花卉;我国绿色建筑高成本的回归之路[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静静;绿色建筑项目开发风险管理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5 李怀全;基于SNA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网络构建与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6 王一凡;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目标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王大嵩;我国绿色街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8 林斌飞;建筑行业拖欠工资问题的风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徐艳娟;黑龙江省既有建筑领域合同能源管理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10 赵铭;媒体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21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221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