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乡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cultural heritage, local architecture often contains rich and fresh local life experience and ecological scientific value. Most of the literatures on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local buildings focus o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few on other widely distributed types of local buildings. Taking the local public buildings in Tengcho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illagers' self-built laundry kiosks respecting nature and simpl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ich wisdom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public buildings. In order to enrich and deepen the diversity of local architecture cognition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功能拓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4BAL06B02)资助
【分类号】:TU982.29;TU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颂;张献梅;;豫东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解析——以河南刘青霞故居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吴志宏;;乡土建筑研究范式的再定位:从特色导向到问题导向[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年03期
3 褚兴彪;;多民族艺术对腾冲民居景观的影响与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4 张建华;张玺;刘建军;;朱家峪传统村落环境之中的生态智慧与文化内涵解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董芦笛;樊亚妮;刘加平;;绿色基础设施的传统智慧:气候适宜性传统聚落环境空间单元模式分析[J];中国园林;2013年03期
6 孙杨栩;唐孝祥;;岭南广府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生态智慧探析[J];华中建筑;2012年10期
7 刘瑛楠;王岩;;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历程回顾与展望[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8 江文婷;胡振宇;;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经验解析——以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为例[J];住宅科技;2011年10期
9 刘铮;李莉娟;赵晓娜;王崴;;河套平原传统聚落与民居中的生态智慧[J];南方建筑;2010年05期
10 刘建浩;余压芳;;低碳性与传统性的思考——论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低碳型景观[J];中国园林;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林;;“下”缅甸与和顺人的家庭理想[A];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流动与文化动态[C];2009年
2 杨大禹;;走出来的和顺侨乡民居[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婷;师家沟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及生态适应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肖晶;对和顺惊奇之源的理论诠释[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晶;;广州花都Xq头古村落景观保护利用研究[J];南方建筑;2017年01期
2 彭琳;张鹰;;传统聚落基础设施“绿色”改造途径研究[J];中外建筑;2016年12期
3 张建华;;一种濒危传统村落类型的价值认知与可持续探讨——北方泉水村落调查与保护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年11期
4 任彬彬;谢超;;冀南山区传统村落景观中的生态智慧研究——以井陉县于家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年11期
5 沈清基;;基于水安全与水生态智慧的人类诗意栖居思考[J];生态学报;2016年16期
6 吴志宏;吴雨桐;;从民族形式到跨文化表达:云南地域建筑创作演变的脉络[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7 魏成;王璐璐;李骁;肖大威;;传统聚落乡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J];中国园林;2016年06期
8 褚兴彪;霍艺璇;雍自高;;漓江流域古民居装饰信息图像学释义[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3期
9 陈超;杨毅;;建水古城传统民居生活功能的延续更新研究——以南正街112号民宅生活功能延续更新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年02期
10 王爱霞;任光淳;;陕北窑洞建筑环境生态观解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毅南;山西传统村落与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宏;;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脉络、问题及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张文明;;浅析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与民居建筑中的宗教元素[J];美术大观;2012年10期
3 赵勇;唐渭荣;龙丽民;王兆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J];建筑学报;2012年06期
4 施瑛;潘莹;;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J];南方建筑;2011年03期
5 冯江;阮思勤;;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Xq头[J];新建筑;2010年05期
6 李莉;刘娅;周敏;;从地域技术视角剖析云南白族传统室内装饰艺术[J];广西轻工业;2010年07期
7 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村庄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9年S1期
8 艾伦·巴伯;谢军芳;薛晓飞;;绿色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J];中国园林;2009年02期
9 陈湛;张三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被动节能技术[J];华中建筑;2008年12期
10 吴志宏;;现代建筑“中国性”探索的四种范式[J];华中建筑;2008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博;浅析明朝至近代晋北聚落的主流形态[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继珍;类型学在豫西乡村聚落更新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李晓丽;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山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史云青;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观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沈怡;批判的地域主义与中国建筑实践的相关线索[D];同济大学;2006年
6 赵慧勇;合院式民居在云南的发展演变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陈顺祥;贵州屯堡聚落社会及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彭超;永昌古驿道聚落现状、发展对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9 张建;传统山地窑居聚落旅游度假村发展模式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许涛;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涛,凌云琪;大空间公共建筑[J];林业科技情报;2003年01期
2 龙洁;关注公共建筑健康安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Z1期
3 龙洁;公共建筑不节能不准开工——我市开始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08期
4 ;金色阳光商业广场[J];世界建筑导报;2005年05期
5 孙芹;张奕;;节能公共建筑亮相上海[J];建筑工人;2006年07期
6 ;建大型公共建筑和小区先过节能关[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年10期
7 刘娜;;中国城市公共建筑折射出的政治“抱负”[J];网络财富;2009年15期
8 谢琳琳;彭红圃;赵越;高超;;公共建筑健康管理研究——以广西为例[J];建筑经济;2011年06期
9 祁斌;;公共建筑的“公共性”之思[J];城市建筑;2011年12期
10 杜亨庆;廖水南;;公共建筑为何老是“生病”[J];建筑工人;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晓丽;;对公共建筑的高效益观念及其设计策略的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江亿;;关注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3 陈灵杰;张建杰;张相凯;;公共建筑的节能问题探讨[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郏京武;张皓;赵建勋;;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计量系统在长房国际广场节能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洪卫;白雪莲;孙纯武;郭林文;;重庆市公共建筑冬季能耗测试分析[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远;魏庆們;薛志峰;江亿;;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库与初步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磊;郭辉;;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方案探讨[A];2008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贾丹;;浅谈中国当代公共建筑的文化信心[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9 柳松;宋波;柏婧;关静;董重成;;区域供热中公共建筑热计量相关问题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念平;陈淑琴;沈浩;;长沙市公共建筑的能耗分析[A];2005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经;大型公共建筑不应成为“政绩工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郭松民;大型公共建筑上马须听公众意见[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南京市雨花西路 蒋毅;公共建筑的安全谁来操心[N];工人日报;2007年
4 李建国;未满20“岁”公共建筑慎动[N];建筑时报;2007年
5 陈东升;公共建筑建设尤需接受社会监督[N];临汾日报;2006年
6 雷泓霈;公共建筑去留应“问计于民”[N];人民代表报;2007年
7 雷泓霈;公共建筑去留应“问计于民”[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蒋毅;谁来监督公共建筑的安全[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9 华人;公共建筑奢华崇洋之风不可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邓清波;大型公共建筑更要符合“民意”[N];中国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珉;公共建筑突发集群事件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史立刚;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磊;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理及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梁境;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模式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赵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诊断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辰;西安地区公共建筑中玻璃幕墙的节能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耿佩云;公共建筑绩效审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崔庆飞;基于AHP和结构熵权的公共建筑绿色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贺杰;成都市某城市综合体能耗分析及节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赵亮;既有公共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碳排放量化方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6 芮睿;基于疏散仿真的大空间公共建筑流线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松涛;透光混凝土在公共建筑地下入口空间的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8 田雪冬;公共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控制管理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9 胡晓飞;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高靖恺;基于BIM技术的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计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81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281773.html